三秦都市报-三秦网讯(郭飞)10月19日下午,由宝鸡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指导,宝鸡市作家协会、宝鸡市文化与旅游协会主办,渭滨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渭滨区作家协会承办的吴双虎长篇民俗(非遗)红色小说《臊子面》首发仪式在渭滨区举行。市、县(区)级退休老同志、文学大咖和各文化艺术工作者200余人参加。
发布现场,咸阳市文联副主席赵会科讲话,市作协主席李广汉作致辞,《臊子面》小说作者吴双虎分享创作背后的心路历程与精神坚守,市文学评论家协会主席孙新峰进行深度评析,市音乐文学协会副会长戚宝演绎歌曲《臊子面》,渭滨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赵异波和宝鸡文理学院党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白志勇共同为《臊子面》揭幕。此外,中间还穿插着片段朗诵、赠书和现场签约等环节。
《臊子面》由三峡电子音像出版社出版发行。小说从臊子面的前世(周文王时期的“胙膰”传说)到今生(岐山、扶风、宝鸡三地臊子面的独特做法),再到“臊子面人”在时代浪潮里的坚守与抉择,每一页都藏着对美食的敬畏、对乡土的深情。作家用细腻的笔触挖掘地方民俗,把臊子面的历史渊源、特点、制作技艺,与三个“臊子面”两代人的爱恨情仇、家国情怀编织在一起,既有民国婚礼上臊子面的热闹讲究,也有抗战时期以面劳军、支援前线的热血篇章,更有给延安边区政府送粮送药、捐钱捐物的大义壮举,是一部以红色、民俗、非遗为题材的长篇小说。
《臊子面》是作家吴双虎民俗(非遗)三部曲《社火》《大戏》之后的第三部。宝鸡市文学评论家协会主席孙新峰表示:“作品中的‘臊子面’是一面镜子,如同《白鹿原》中的鳌子,映照着国人人情和人性、勤与懒、忠与奸、善与恶、美与丑;‘臊子面’更是国人的一种念想,跨越性别、跨越党派、跨越地域,跨越时空,热气腾腾,活色生香。其实,宝鸡人的人生就是一碗面,出生一碗面,走时一碗面。小小一碗面,却又承载了许多许多深重的忧欢苦乐,那么具体却又大象无形。”
吴双虎,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陕西省作协理事,陕西省编剧协会理事,宝鸡市作家协会副主席,渭滨区作家协会主席。著有散文集《陈仓八景》《谭筱原诗词校注》,长篇小说《红月亮》《大禹河》《社火》《太阳雨》《大戏》《伯仲传奇》和《社火》英文版等十余部作品出版。秦腔戏《红月亮》和豫剧《荷塘清清》参演省艺术节并获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