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秦都市报-秦闻讯(记者 王嘉)10月22日,记者从陕西省残联获悉,在近日举行的2025年全国行业职业技能竞赛——“交通银行杯”第九届全国残疾人岗位精英职业技能竞赛中,陕西选手勇创佳绩,是我省参加本项赛事以来的历史最好成绩。
此次竞赛由中国残联就业服务指导中心、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共同主办,山东省残联指导,青岛市残联承办。来自30个省(区、市)的386名残疾人技能精英同台竞技。陕西选派14名选手参加了数字孪生、短视频制作、评茶、葫芦烙画、直播带岗共五个项目的角逐。
经过激烈比拼,陕西代表队团体积分在全国参赛省(区、市)中位列第7位,荣获团体“优秀组织奖”。个人单项竞赛项目中,李洁荣获葫芦烙画项目第2名,刘哲彤荣获短视频制作项目第3名,罗琪(评茶)、李巧莉(评茶)、杨维智(短视频制作)、白云龙(数字孪生)荣获个人“优秀技能奖”。此外,评茶师、葫芦烙画、数字孪生、短视频制作等项目有多名选手也取得优异成绩。团体竞赛项目中,我省葫芦烙画和短视频制作取得全国前三的优异成绩,评茶、数字孪生等项目上也是多点开花,取得优秀技能奖。
此次全国竞赛,我省取得了有史以来最好成绩、实现了里程碑式跨越。不仅检验了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的成果,展现了残疾人自强不息、精研技艺的精神风貌,也极大地激发了我省广大残疾人学习技能、就业创业的热情。
据了解,“十四五”以来,我省以基本满足残疾人职业培训需求和稳定就业需要为主要目标,建立供给充足、载体多元、形式多样、管理规范的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体系。依托各级残疾人职业培训基地,大力开展残疾人就业技能培训、岗位提升技能培训、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创业技能培训、专项技能培训等各类培训。依托党校、高校等优质培训资源,对残疾人开展有针对性的技能、法规及职业素能等稳岗赋能培训,促进云客服、电子商务、网络直播、数字标注等内容的培训创新,帮助残疾人实现技能水平和职业素养“双提升”。重点推动适合残疾人就业的订单式培训、非遗传承和文化创意类手工制作培训,实施以国家职业技能竞赛项目和信息产业、数字经济等领域就业技能为内容的省直高级技能培训项目,提升了残疾人技能水平和就业市场竞争力,极大地促进了残疾人就业增收和实现高质量就业。五年共培训各类残疾人12万余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