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重点新闻网站  三秦都市报官网

【他们是乡村新“媒”人③】“山居小齐”:百万粉丝流量为山野农货“撑腰”

【他们是乡村新“媒”人③】“山居小齐”:百万粉丝流量为山野农货“撑腰”

2025-10-26 19:32:34
分享到:

编者按:金秋时节的三秦大地,丰收的画卷在田野间铺展。三秦都市报策划推出《他们是乡村新“媒”人》系列报道,看这群“新农人”如何搭建“云”上桥梁,把“网络流量”变成“兴村能量”,让丰收的果实变成村民口袋里的“真金白银”。

“老婆孩子热炕头,守着山地盼丰收”,这是“80后”陕西人邵猛和妻子齐敏娟在镜头里呈现的生活。从2021年一条300万播放量的农村生活视频起步,这对夫妻打造的“山居小齐”IP,如今仅抖音平台就有103.4万粉丝。不仅用方言短视频打开了陕西农副产品的销路,更让陕西的乡土文化与淳朴家风随镜头传遍全国。

故事的起点,是一片被“遗忘”的山地。2021年底,夫妻俩在宝鸡承包的山地被闲置,一次偶然的尝试——他们以“山居小齐”为名,用镜头记录农村生活与美食,第一条视频便收获了300多万的播放量。

“‘70后’‘80后’怀念的农村,城里人向往的田园生活,都能通过我们的镜头传递出去。”邵猛说。这份真实感随着内容积累持续发酵,粉丝量逐年攀升,也让“山居小齐”成了陕西叫得响的助农符号。

自此,镜头成了他们的“新农具”,超百万的粉丝流量则转化为助农的实效。邵猛回忆,2022年,宝鸡凤翔几百亩高山苹果待销。夫妻二人第一次尝试用短视频带货,不仅帮果农打开销路,还被当地政府授予“助农大使”称号。这份合作后来升级为更深度的绑定——2024年底,他们与陕西省宝鸡市凤翔区姚家沟镇签订农旅融合项目协议,用IP影响力助推“农旅名镇”建设。

初尝甜头后,他们的“助农清单”不断拉长:周至猕猴桃采摘季,他们走进果园直播带货;富平柿饼、汉中茶叶、腊肉的产销链上,也留下了他们对接的身影。一年下来,农副产品销量达几十万单,营业额突破千万元。

仔细看他们的视频,齐敏娟操着陕西方言,展现着陕西女性泼辣能干的本色,做饭时喊“爸妈吃饭”的细节,还原了“老人上桌,年轻人才动筷”的传统家风;邵猛展示的陕西男性形象则踏实,顾家。

“我们没找专业机构设计人设,这就是陕西人真实的日常。”邵猛说,从油泼面到苞谷糁,从山地劳作到家庭聚餐,“山居小齐”成为陕西乡土文化载体。

如今,“山居小齐”成了粉丝心中的“陕西通”。宝鸡虢王镇的板栗红薯曾无人知晓,他们在地里拍一条视频,半天就卖出十几万斤;千阳、陇县的高山苹果,经他们宣传后,也渐渐有了名气。拓石镇的金丝皇菊、花椒等特产,借他们的推广成功入驻宝鸡保税区,走出陕西……

面对杭州、上海等地MCN公司的邀约,他们婉拒了。用邵猛的话说:“想按自己的节奏帮农、助农。”

“农户可能没说多少感谢的话,但眼里的期待骗不了人。”齐敏娟提到政府部门颁发的各种助农认证时笑着说,“这比豪车豪宅更实在。”

现在,夫妻二人仍坚持每周往返西安与宝鸡。上初中的孩子也会好奇这个IP的意义。齐敏娟总会告诉孩子:“以前赚钱是为了别人的尊重,现在通过‘山居小齐’帮农户卖东西,得到的认可更珍贵。”

三秦都市报记者 石喻涵 程霜 马昭

(编辑:薛诗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