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重点新闻网站  三秦都市报官网

鄠邑区多措并举守护古树名木,让绿色“活化石”焕发新生

鄠邑区多措并举守护古树名木,让绿色“活化石”焕发新生

2025-10-27 11:44:01
分享到:

三秦都市报-三秦网讯(谭若昕 记者 艾莉)古树默然矗立,以每一片舒展的新叶承载着鄠邑的呼吸与脉动,见证着一代代人的乡愁。为了更好地保护古树名木,鄠邑区林业部门通过建立“一树一档”、实施精准养护、强化宣传教育等举措,为辖区80余株古树名木送上细致呵护,这些承载着历史记忆的绿色“活化石”正以更健康的姿态守护一方水土。

在鄠邑区玉蝉街道丈北村,一棵树龄超过1500年的皂荚古树,面西而站,能够看到皂荚的主干底基犹如一个老龟静卧,龟身上又似顽皮的猕猴挠腮远眺,村里人都称之为神树,这棵皂荚树陪伴着丈北村民,度过了漫长岁月。

“这树长的地方,过去是个古道,县以西的人都要从这儿经过,生长年代已有1500年,今后我们打算在这建个古树广场,把它当作丈北人的精神家园,我们祖祖辈辈人都希望它茁壮生长下去!”鄠邑区玉蝉街道丈北村党支部书记邢力垦说。

古树扎根于乡土深处,枝干间缠绕着乡愁,年轮里刻录着故事。重阳宫内的古银杏,相传是王重阳的大弟子丹阳子马钰为师父王重阳守墓亲手种植的,至今已有800多年的历史,这棵银杏树高约15米,冠幅11米,胸径170厘米,树身的空心处曾长出一株柏树,人称“银抱柏”,后来柏树死后,银杏树依然生机勃勃。

为了更好地保护古树名木,鄠邑区林业部门对区域内现有古树及时进行建档立卡,建立了古树“身份证”,落实“一树一策”管理办法,定期监测、巡护和检查。鄠邑区现有挂牌登记保护古树86株,其中,特级保护古树3株,一级保护古树18株。主要以皂荚、侧柏、国槐、紫薇、银杏、柿树为主。通过科学保护与属地管理相结合,曾经面临病虫害威胁、生存空间挤压的古树,在系统性保护下重获生机。这些承载着浓厚乡愁和文化记忆的古树名木,正以愈发葱茏的姿态,继续见证着鄠邑大地的变迁与发展。

“多年来,鄠邑区持续加强古树名木保护工作,一方面通过科学保护加强古树的复壮,最大限度地保护和优化古树生长立地环境,使古树‘延年益寿’,迸发出勃勃生机。另一方面,坚持属地管理,形成林业主管部门、街道、村组和养护人共同监管,有力保护古树名木安全。留住了珍贵的‘绿色记忆’,留住了乡愁!”鄠邑区森林资源管理中心党支部书记梁永辉说。

(编辑:吕媛媛)

(责编:张彦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