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重点新闻网站  三秦都市报官网

与“氢”结缘16年的王斌认为——“‘三项改革’解除了我的后顾之忧”

与“氢”结缘16年的王斌认为——“‘三项改革’解除了我的后顾之忧”

陕西日报 2025-10-27 18:36:14
分享到:

10月16日,在陕西氢易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的实验室内,研发人员正在查看实验数据。 本报记者 田若楠摄

本报记者  苏怡

山东小伙儿王斌没料到,不到一年,自己创办的企业竟然赶上了行业发展的新风口。

“氢能产业正从试点探索逐步进入有序破局的新阶段。”10月16日,陕西氢易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斌说,今年,大项目明显增多,公司的项目量迅速攀升。

陕西氢易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21年,是以西安交通大学科研团队10多年研究成果为基础设立的新型氢储运技术公司。聚焦有机液态储氢技术的创新与转化,公司建立了一套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有机液态储氢—供氢整体解决方案,各项技术性能指标国际领先。

氢能被誉为“21世纪终极能源”,是国家能源战略规划方向,也是未来能源转型的大趋势。

然而,氢能产业链条长,从上游制氢、中游储运到下游应用,各环节高昂的成本成为产业发展的瓶颈。降本增效成为关键。

“氢能产业发展面临的核心痛点就是成本过高,光储运成本就占总成本的30%至40%。”王斌说,尤其主流技术用的是高压气态储氢,运输风险高。

如何降低风险和成本,让氢储运更加安全、便捷?

作为全球范围内率先开展有机液态储氢技术研究的团队之一,西安交通大学化工学院绿色过程技术研究室在有机液态储氢技术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2009年,王斌考入西安交通大学化工学院,与“氢”结缘。

有机液态储氢技术,就是用液态的有机物作为载体来储存氢气,使用时再释放出氢气。

西安交通大学化工学院绿色过程技术研究室创建人与责任教授方涛说:“技术的核心是用催化反应将氢气存入常温常压的有机液态载体中,让其变成非危化品。运输后,再通过催化反应释放氢气。这样,有机液态载体还能循环利用。”

经过反复验证,相较传统高压气态储氢技术,有机液态储氢技术可降低生产成本40%以上,降低运输成本60%以上。

这让王斌看到了广阔的前景。他说:“我国氢能分布不均,只有解决了储运问题,氢能应用才有望大规模普及。”

2021年,在秦创原总窗口政策的吸引下,王斌“下海”创业,成立陕西氢易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学校在职务科技成果转化、专利授权、职称评定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三项改革’解除了我的后顾之忧。”王斌说。依托核心技术,公司完成了融资,金额超1亿元。

有了政策、资金的支持,王斌大胆地甩开膀子干,先后获评陕西好青年、陕西省青年科技新星、西安市地方领军人才等。

2023年,陕西氢易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获得第八届“创客中国”高校成果转化中小企业创新创业大赛企业组一等奖。同年,秦创原创新促进中心帮助企业联系对接秦创原总窗口咸阳协同创新基地——彬州市新民高端能源化工园区,建设生产工厂。

2024年,公司彬州一期工厂建成投产,具备可年产千吨有机液态储氢材料及配套催化剂生产能力。

目前,陕西氢易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搭建起涵盖储放氢催化剂开发、有机氢载体生产、储放氢装置制造等领域的全链条研发平台,形成了独有的新型氢气供应体系,与国电投、中国化学、陕西燃气等10多家企业建立合作关系。

氢能产业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重点发展方向。近年来,陕西抢抓机遇、积极作为,先后出台“十四五”氢能产业发展规划、氢能产业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2—2024年)等,支持先行试点示范,不断完善生态,打造完整产业链条,氢产能超200万吨/年。

“当前,资本的关注点开始从应用端转向供给端。这对我们十分有利。”王斌说,他将继续做好基础研究,用创新突破氢能产业发展瓶颈,助力陕西氢能产业延链补链强链,实现高质量发展。

(编辑:钟雨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