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秦都市报-三秦网讯(白凌燕 张妮妮 记者 赵丽莉)“你看这巷子,以前杂物堆得走路都绕弯,现在又干净又敞亮,看着心里就舒坦!”10月28日,靖边县红柳路社区居民张世雄路过整治后的永华巷,望着整洁的路面不住称赞。连日来,红柳路社区创新采用“社区统筹+居民自治+党员下沉”三维联动模式,开展环境卫生集中整治行动,仅用4天便让11条巷道旧貌换新颜,用实干为社区“梳妆”,让居民家门口的“幸福感”看得见、摸得着。

社区统筹划重点,“三步工作法” 破解环境痛点
环境整治,规划先行。行动伊始,红柳路社区召开专题工作会,将“分片包干、责任到人”机制落到实处——由街道驻社区干部、网格员、五级长、下沉干部组成专项队伍,带着“前期摸排、中期清理、后期巡查”的“三步工作法”,对社区环境展开全面“体检”。
“空地垃圾堆积、卫生死角隐蔽、小广告乱贴、车辆乱停放,这些都是居民反映最强烈的‘环境痛点’,我们逐一登记造册,制定整治清单。”社区工作人员介绍,针对王家庙建材市场、菜市场院内垃圾堆积严重、楼道杂物乱堆等难点区域,社区提前协调铲车、翻斗车等设备,确保清理工作高效推进。

居民自治当主角,“自家门前自家清” 成新风尚
“环境是大家的,光靠社区工作人员不够,得咱们自己动手!”在社区入户宣讲、张贴倡议书的动员下,“自家门前自家清”的理念走进每户人家,居民从“旁观者”变身“参与者”,成为整治行动的“主角”。
五级长率先垂范,带头清理自家门前的杂物、花盆;邻里间互帮互助,你帮我搬废旧家具,我帮你扫墙角灰尘;不少居民还主动加入志愿者队伍,跟着社区工作人员一起清理公共区域垃圾。原本“要我参与”的被动式整治,变成了“我要参与”的主动行动,“人人关心环境、户户投身整治”的热潮在社区里涌动。“以前觉得楼道堆点东西不碍事,现在大家都清理,楼道变宽了,看着也舒服,以后肯定会保持好。”居民李阿姨说。

党员下沉注动能,“红色身影”冲在整治一线
党员下沉,则为此次环境整治注入了“红色动能”。靖边县执法局、交通局、市场局等包联单位的党员们亮身份、作表率,与社区工作人员、居民志愿者组成联合整治队,冲在清理一线:空地垃圾堆积处,铲车、翻斗车来回作业,党员们拿着铁锹、夹子跟进,仔细清理机器无法触及的死角;遇到行动不便的老人,大家主动上门帮着搬挪杂物,还顺手帮老人打扫庭院;清理间隙,党员们还不忘向居民普及卫生知识,讲解环境整治对生活的好处,用实干架起“党群连心桥”。“看到党员们带头干,我们也更有干劲了,一起把社区收拾干净,过冬也舒心。”参与整治的居民王师傅说。

4天整治见实效,11条巷道旧貌换新迎寒冬
短短4天,整治成效实实在在:红柳路东靖中背后一巷、龙山路西南段、清华路学校附近等11条巷道彻底告别“脏乱差”,路面整洁、视野敞亮;王家庙建材市场、菜市场院内的垃圾和楼道杂物被彻底清运,累计清理 30车杂草垃圾;18 处乱涂乱贴被清除,4条破损横幅被拆除,3处破损下水道井盖得到修缮,消除了安全隐患。
社区还联动物业公司,对小区及周边商铺开展“地毯式”清理,重点整治商铺门前乱堆乱放、污水乱排等问题,确保“垃圾不越冬、居民干净过冬”。
“环境好了,人心更齐了!”红柳路社区党支部书记陈红红表示,下一步,社区将以此次整治为起点,建立“日常巡查+定期清理+居民监督”的长效机制,推动环境治理常态化、长效化,持续扮靓社区“颜值”、提升治理“质感”,让干净、整洁、舒适的人居环境成为社区生活的“常态风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