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秦都市报-三秦网讯(记者 赵丽莉 阮班慧)“没想到企业给博士开了年20万薪资还加10万安家费,连五险两金、寒暑假托管这些福利都考虑到了,太惊喜了!”10月29日,在西安科技大学临潼校区骊山校园举办的陕西省2026届测绘地理信息类毕业生专场招聘会上,博士生们看到招聘简章,难掩兴奋。当天,这场汇聚46家优质单位,覆盖西安科技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长安大学、西北大学、陕西师范大学等8所高校500余名学子的专场招聘会,以丰富的岗位选择、优厚的薪资福利,为地理信息类毕业生搭建了高质量就业桥梁。

政企校协同发力,46家单位搭建就业“快车道”
本次专场招聘会由陕西省测绘地理信息学会主办,西安科技大学承办,陕西省公路学会、陕西省水利发电与新能源工程学会、陕西省自然资源学会协办。为切实促进测绘地理信息类毕业生“早就业、就好业”,主办方前期充分调研企业与毕业生需求,广泛邀约行业优质单位参会,最终形成涵盖“国家队”“本土骨干”的多元招聘矩阵。

参会名单中,既有自然资源部第一大地测量队、自然资源部第一地形测量队、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地质调查中心等“国字号”科研及事业单位,也有中煤航测遥感集团有限公司、西安华地空间科技有限公司等行业龙头企业,还有四川省第九地质大队等跨省优质企业,以及自然资源系统直属单位,涵盖测绘地理信息全产业链,为毕业生提供从基础测绘到高端技术研发的全岗位选择。


从岗位类型来看,既包含测绘技术员、数据处理工程师等支撑行业基础运转的传统岗位,也满足企业对实操型人才的需求;更聚焦智能测绘、时空大数据、低空经济、自动驾驶等行业新兴领域,推出GIS系统平台开发工程师、遥感地质调查岗、自动驾驶辅助地图数据工程师、无人机飞手等前沿岗位,既为企业带来“新鲜血液”,也为毕业生提供了契合行业未来发展的成长赛道。“参会企业充分考虑不同学历毕业生的就业需求,岗位学历要求从本科到博士全覆盖,真正实现‘让每个学历层次的毕业生都能找到适配岗位’。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专场招聘,让更多青年人才扎根陕西测绘地理信息事业。”陕西省测绘地理信息学会秘书长张坤说。

岗位“智能化+跨界化”,技术型人才成“香饽饽”
“您会用 Python 处理时空大数据吗?有没有无人机航测实操经验?”在招聘现场,招聘单位负责人接连向毕业生抛出技术问题。随着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与地理信息产业深度融合,“技术复合型”人才成为本次招聘会的“香饽饽”。在岗位设置方面,智能化升级成为主流,不少企业要求毕业生掌握AI影像识别、时空大数据分析等技能,“现在项目都离不开智能技术,能熟练用 ArcGIS Pro 做空间分析,又懂AI建模的毕业生,我们优先考虑。”招聘主管王先生说。

“这次招聘会不仅是找工作的机会,更让我看到了行业的发展潜力。”来自长安大学的刘同学说,他计划毕业后留在陕西发展,“这里地理信息产业政策支持力度大,企业需求也旺,相信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平台。”

高薪福利“诚意满满”,毕业生直呼“超预期”
“本硕年薪8-15万元,博士20万元,安家费10万元”“五险两金+伙食补贴+出差补贴+防暑降温取暖补贴”“寒暑假学龄儿童托管看护”“在职学历提升单位承担80%学费”招聘会现场,各单位的薪资福利海报格外吸睛,不少毕业生拿着笔在简章上圈划重点,与企业负责人深入沟通待遇细节。

除了高薪,企业的“暖心福利”也成为加分项:有的单位提供青年公寓、交通补贴、住房补贴,解决毕业生租房难题;有的设置生日福利、结婚礼金、生育礼金,让员工感受人文关怀;还有的推出带薪培训、职称奖励、境外旅游,为职业发展和生活体验“加码”,部分单位甚至直接标注“6险一金”,在常规五险基础上增加商业保险。


“我向3家单位投递了简历,其中2家当场邀请她参加后续面试,多数单位提供的薪资和福利比我预期的好太多了!”西安科技大学测绘科学与技术学院学生小罗说,她更倾向于有在职培训的企业,能边工作边提升技能,对长期发展有帮助。


来自咸阳师范学院的小张则更关注岗位与专业的匹配度:“我之前在实验室做过遥感图像处理项目,刚才和自然资源部第一地理信息制图院的老师聊得很投机,他们正好有相关岗位,已经约了下周去单位参观,希望能顺利拿到offer。”


搭建长效桥梁,助力行业人才培养
据统计,本次招聘会上来自西安科技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长安大学、西北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咸阳师范学院、宝鸡文理学院、西安文理学院等8所开办测绘地理信息类专业的高校500余名学生参会。此外,还有不少大二、大三学生提前到场了解行业动态、咨询实习岗位,为未来就业进行准备。多家企业表示,将在招聘会后整理简历,一周内完成初筛,尽快组织面试,缩短求职周期。


西安科技大学党委副书记黄英维表示,学校将以此次招聘会为契机,从服务战略、优化机制、赋能学生三方面发力,推动就业服务与人才培养深度融合。一方面,将持续跟踪 2026届毕业生求职进展,联合主办方搭建“校企对接”长效平台,不仅为应届生提供就业服务,更会深化校企合作与产教融合,通过推动实习基地建设、订单式培养等合作,响应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构建“校企协同,双轨并行”的育人模式,把人才培养、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紧密结合,以此提升毕业生创新能力、就业竞争力,同时提高学校人才培养质量与社会服务能力,让人才供给更贴合行业需求,助力地理信息产业高质量发展;另一方面,也会加强对学生的就业指导,引导学生调整求职心态、树立合理就业观,帮助学生提升职业能力、成就更优秀的自己,让他们能在激烈竞争中把握机会、应对挑战,走稳就业之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