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秦都市报-三秦网讯(通讯员 胡敏荣 孙旭)11月1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法治宣传教育法》正式施行,这部关于全民普法和全民守法的专门单行法律,为法治宣传教育工作提供坚实的法律保障。
“八五”普法以来,国家税务总局西安市税务局聚焦新时代普法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变化,固本强基、多点发力,创新赋能税务普法宣传新思路、新途径、新形式。从“沉浸式”体验到“零距离”交流,从文化中传承到“非遗”中感受,从直播间答疑到面对面解惑……形式多样、精彩纷呈的法治宣传,不仅让法治思想根植百姓心中,将税法理念深入社会肌理,更为新时代税收普法宣传提供了兼具温度与效能的“西安经验”。
请进来,走出去
税宣普法强根基
作为西安税务法治教育的重要阵地和全省首批“法治宣传教育实践中心”之一,位于西安市长安区税务局郭杜税务所的法治宣传教育实践中心以一种“润物细无声”的独特方式,悄然见证着时代背景下税收普法宣传工作的细微变化。
步入法治宣传教育实践中心,“法安天下 德润人心”的法治氛围油然而生。法治主题文化墙上的经典故事与历史人物,穿越千年岁月,触摸中华法治文明的时代脉搏。在互动体验区,从新中国税法的改革完善到全面依法治国的深入推进,从精心编制的宣传短片到模拟法庭的庭审现场……“音、视、听、感”等多媒体手段的交融让原本抽象的法治理念和生硬的律法条文变得可触可感,带给参观者一种多维度的沉浸式体验。
如今,法治宣传教育实践中心已俨然成为西安税务系统“学、宣、践、调、处”的法治宣传阵地和当地普及法律知识、传播法治文化、营造法治氛围的文化“磁场”,吸引着周边市民及广大师生参观学习。
近年来,西安市税务局融普法宣传与普法教育机制于一体,持续加强内部阵地建设的同时,统筹社会各方资源,积极引导青少年自觉增强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建立了全国首家“校园税法博物馆”和16家“青少年税收普法教育基地”,累计开展税法进校园100余次,惠及高校师生逾3万人。
在位于西安市曲江第二小学的“校园税法博物馆”中,孩子们看到了收税计量器具和民国时期的税票,听到与税赋有关的民间故事,了解到商周井田制、北魏均田制、唐朝两税法、清朝地丁银等税收发展历史,深刻认识到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道理和富国强民的重大意义。通过“税官讲税法”“开学第一课”和西安税务系统精心打造的《税收的历程》《税务局的古往今来》《税务局的一天》等实践课程,形式多样的税收普法宣传为青少年打开了一扇认识税收、了解税法的窗口。
同时,西安市税务部门还邀请青少年代表走进办税服务厅,通过“小小税费服务体验师”零距离体验,切身感受税费服务的便捷化、数字化、智能化;针对大学生群体,先后开展“税校融合宣新政 助力实现创业梦”“正青春 在路上 税收助力追梦人”等一系列活动,向高校学生群体普及税法知识,助力大学生创新创业,把法治精神真正种进青少年心中,推动税收普法宣传向学校、家庭、社会多维延伸。
化无形,为有形
税宣普法接地气
护城河畔、大雁塔下,身着唐朝服装的“税官”用情景演绎、对诗作赋、互动问答等方式为市民宣传税收政策,引来过往市民和游客纷纷围观。这位“穿越”而来的“税官”,就是西安市税务局倾力推出的普法代言人“税官居易”。
近年来,西安市税务局依托西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坚持“法治为根,文化为魂”,推出兼具税务符号和西安特色的税收普法宣传品牌“居易说税”,以历史文化赋能普法宣传,将“无形”的文化资产变成生动“有形”的税宣IP。
为了让这一税宣品牌深入人心,西安市税务局持续构建“文化IP+场景化传播+长效运营”的普法宣传新生态,推出线上线下联动的“居易说税进万家”活动,让群众在妙趣横生的“古今交流”中形成法治意识。以“税官居易”为主角的主题宣传片、情景短剧、政策讲解小视频、图文动漫等衍生作品也在当地群众和纳税人中广泛传播。
同时,“税官居易”这一西安税宣的公众形象也被创新制作成卡通形象,印在环保袋、笔记本、书签、冰箱贴等礼品上,成为税收普法宣传活动中参与群众和纳税人争相追捧的“香饽饽”。今年6月,“居易说税”普法宣传品牌入选全省“十大普法创新案例”,成为全省税务系统唯一上榜的普法创新案例。
西安悠远的历史文脉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为推动税收法治宣传提供了活水源泉。而秦腔,作为中国最古老的戏剧剧种之一,凭借深厚的群众基础与独特的唱腔魅力,早已成为刻进秦人骨子里的文化基因。
“列位看官听分明,税收红线碰不得!虚开发票罪不轻,牢狱之灾祸不轻,诚信经营走正道,莫触红线守安宁!”当秦腔名角雷九玲老师用原汁原味的秦腔花脸唱腔吼出由税收普法内容改编的唱词,引得全场掌声雷动、阵阵喝彩。
通过“秦腔搭台、税法唱戏”这一创新模式,西安市税务部门将严肃的法律条文转化为群众听得懂、记得住、用得上的朴素语言,让税收法治理念在传统文化的演绎中更接地气。
“八五”普法期间,西安市税务系统创新开展“法治+文化”系列活动,深度融合地方文化及“非遗”资源,不断开展普法视频、微剧等税务普法宣传作品的创作,累计推出各类普法视频100余部。其中,《法守护万家》《税眼看生活 税法润童心》《税收携手向未来》等多部作品在各类影视作品大赛中获奖。
从线下,到线上
税宣普法“零距离”
“打起竹板响成片,我们四人走向前,税收宣传出新招,听我来给大家说,税收优惠政策好,助力企业加速跑,六税两费有减免,小微企业笑开颜……”“杨老师课堂”的“快板说税”一出场,就让宣讲现场“活”了起来。
凭借别出心裁的精心编排和喜闻乐见的宣讲形式,每次“杨老师课堂”线下公开宣讲都座无虚席,很多市民和“粉丝”听众慕名而来。同时团队还创新推出社区“板凳会”,税务干部与社区居民围坐交流,手把手指导、一对一解惑。接地气的税宣服务获得了社区群众和纳税人的交口称赞。
现场税法宣讲火爆的同时,“杨老师课堂”团队充分适应科技发展新趋势,不断拓展宣讲模式和传播途径,将课堂从线下搬到线上,形成“线上+线下”全覆盖的税收普法宣讲传播模式。
“杨老师,个人养老金能税前扣除吗?”“销售货物折扣额可否抵扣销售额?”“什么情况下能申请纳税信用复评?”……面对直播平台上的一个个问题,“杨老师课堂”团队成员从容应对、耐心解答。简单明了、幽默风趣的语言让“杨老师课堂”逐渐成为西安家喻户晓的普法宣传品牌。五年来,“杨老师课堂”累计推出线上课程4260余期,受众超过7320万人次,线下为6万多市民群众答疑解惑,并先后荣获陕西省“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陕西省网络公益精品项目等多项荣誉。今年,其创作的《“税”月无诈》《杨老师课堂city又特色》普法视频获得2025年西安市科普微视频大赛二等奖和最佳人气奖。
“西税税云间”可视答疑平台是西安市税务局加载科技力量、优化税收普法方式的又一成功探索。平台依托陕西省税务局纳税人学堂可视答疑平台,通过线上直播课程及时为纳税人缴费人宣传税法、答疑解惑,让纳税人缴费人足不出户即可实现征纳互动“零距离”,税费政策“精准达”。直播答疑中,由税务骨干担任“主播”,以案说法、深入浅出,把最新优惠政策送到大街小巷,帮助企业快速掌握实操要点,引导企业合规经营、诚信纳税。
“这场直播答疑太及时了,内容详细、干货满满,不仅解开我的困惑,还给了我们很多税收方面的便民政策。”近日,在看完“西税税云间”可视化答疑助农专场直播课程后,西安市鄠邑区下庄村紫珍珠生态葡萄合作社负责人宋鸿波表示。
近年来,西安市税务系统不断深化“线上+线下”多维税收普法宣传网络建设,相继推出“西税税云间”可视化答疑直播课程、“便民办税一线通”、“云端”纳税人学堂以及“税链长”“税务管家”“青税助企团”等一系列创新举措,进一步提升西安税务普法宣传的覆盖面和渗透力。
据统计,“西税税云间”可视化答疑直播已举办24场,收获点赞超100万次;“便民办税一线通”累计接听来电302万通,咨询答疑处结率超99%;“云端”纳税人学堂直播平台开播1700余次,访问量超过126.5万人次。一系列税收普法宣传创新举措,不仅成为市民群众和纳税人了解政策的便捷窗口,更为企业健康发展注入鲜活的“税动力”。
从送政策到解难题,从讲理论到教方法,从单一平台到多点发力,西安税务人用智慧与担当持续探索新时代税收普法新路径。“九五”普法即将启程,西安市税务局将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法治宣传教育法》,精准施策、创新推进,深入推进税收普法宣传工作从“形式创新”向“价值引领”转变,让“合规经营、诚信纳税”成为社会共识,为区域经济发展和法治中国建设注入西安特色的“税务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