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秦都市报-三秦网讯(郑祎 赵志龙)近日,走进彬州市永乐镇永乐村的“一村一园”苹果种植基地,红彤彤的苹果挂满枝头,工人穿梭在果树间采摘、分拣、装筐,一派繁忙。

永乐镇是林果大镇,光照充足、土壤肥沃、昼夜温差大,为苹果产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近年来,该镇通过加大对苹果产业的投入和扶持力度,加快推进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着力构建产业链、市场链、价值链完整的现代苹果产业体系,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苹果品牌,带动群众增收致富。
“我们从2022年开始栽植秦脆、蜜脆、瑞雪、维纳斯黄金等苹果品种,今年约有100亩地初挂果,预计总产量15万斤,产值40万元,等到明年全面挂果,年产值可达260万元左右,增加村集体收入50万元左右,带动200人实现家门口就业。”永乐村党支部书记张世平说。
为了让苹果更好生长,基地还配套铺设地布,建设格架、滴灌等系统,并建设周转冷库1座,配套压缩机、冷风机、温控自控系统等制冷设施。“从果树栽种到日常管理,我们始终坚持天然无公害标准,不催熟、不打农药,让大家吃得放心。”张世平说。
为拓宽销路,永乐村构建“线上+线下”全域销售体系。线上,依托电商平台,用短视频展示果园风光与苹果品质,打破地域限制;线下,村集体主动对接外地客商,签订采购订单,再加上政府帮忙助销,实现了产销的高效协同。
苹果丰收不仅让村集体经济有了“底气”,更给村民开辟了增收新路径。每到苹果套袋期和采摘季都是永乐村村民张永锋最忙的时候。“以前种玉米收入不多,后来村集体成立了‘一村一园’苹果种植基地,把原来土地流转给村集体,每亩地每年500元,加上我长期在果园打工,管理果树,一年下来能多收入两万余元。”
像张永锋这样在果园稳定就业的村民有20多人。他们在果园里负责除草、打药、施肥、采摘等工作,从日常管护到采收装箱,每人年均增收超10000元,实实在在享受到了产业发展的红利。
如今,走进永乐村的苹果种植基地,成片的果树郁郁葱葱,清甜的果香扑面而来,处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在这份甜蜜产业的背后,是村民日益鼓起的“钱袋子”,更是乡村振兴路上越来越清晰的美好未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