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重点新闻网站  三秦都市报官网

旬阳市人大以法治之笔绘就绿色发展新画卷

旬阳市人大以法治之笔绘就绿色发展新画卷

2025-10-31 23:13:18
分享到:

三秦都市报-秦闻讯(记者 赵明)生态环境保护,是关乎民生福祉的“国之大者”,也是人大依法履职的重中之重。今年以来,旬阳市人大常委会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紧扣全市生态环境保护核心任务,围绕“查得准、督得勤、落得实”持续发力,为筑牢生态安全屏障、推动高质量绿色发展注入澎湃动能。

在今年上半年旬阳市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上,市政府提交的2024年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报告交出了一份亮眼答卷:全年空气优良天数达362天,32个农村污水处理站建成投运,秦岭生态环境保护联合执法检查和“五乱”问题专项整治常态化推进……市人大常委会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直面问题短板,针对生态治理薄弱环节提出审议意见,明确整改时限与责任主体。围绕2025年工作部署,市人大常委会聚焦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深化行动,强调以刚性监督推动生态保护从“被动整改”“主动治理”转变,确保法律制度落实、环保设施建设、污染治理推进、反馈问题整改全面见效。

秦岭,我国重要生态屏障,其生态安全关乎全局。旬阳市人大常委会将《陕西秦岭生态环境保护条例》实施情况检查列为监督重点,专项检查组深入全市重要节点,通过实地视察、座谈交流、查阅资料等方式,全面排查条例执行中的堵点难点。针对发现问题,现场交办、跟踪督办,构建“视频监管+暗访检查+有奖举报”闭环监管体系。通过“条例护山、规划控山、智慧管山、系统治山”多措并举,推动秦岭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抓得更紧、更实、更有效,让生态屏障更加牢固。 

监督的最终目标是推动工作落地见效。旬阳市人大常委会建立“听取报告—执法检查—意见交办—整改督查”全链条监督机制,将审议意见与检查发现问题整合形成整改清单,实行“销号式”管理。通过视察调研、跟踪督办、座谈交流等方式,对人大代表提出的生态环境保护建议实行全过程监督,确保每条建议都得到理想回应和实质成果。充分发挥人大代表根植基层的优势,组织代表参与生态巡查、民意收集等,搭建群众参与生态监督的桥梁,推动形成“人大监督、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生态环境保护格局。

生态环境保护非朝夕之功,长效机制方为治本之策。旬阳市人大常委会以监督实效护航生态安全,用法治力量守护自然之美。下一步,市人大常委会将继续聚焦生态环境保护重大议题,以更实举措履行监督职责,让绿色成为旬阳高质量发展最鲜明、最厚重、最坚实的底色。

(编辑:薛诗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