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秦都市报-三秦网讯(包村)11月1日,由宝鸡文理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与宝鸡文理学院陕西文学研究所联合主办的AI视域下陕西当代文学研究高层论坛暨年度工作会议在宝鸡文理学院举行。来自省内外高校研究机构的研究员、作家、媒体代表、中文专业研究生等50多人参加了会议。在为期一天的时间里,大家围绕人工智能与陕西当代文学研究的深度融合和发展展开了深入研讨。

宝鸡文理学院副校长凡明锦参加了会议,并致欢迎辞;宝鸡文理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院长孟改正、陕西文学研究所所长孙新峰分别致辞并作年度工作汇报。

在上午的主题讨论环节,与会专家、作家、学者围绕“AI与陕西地域文学批评”“AI与写作伦理”“AI视域下的陕西作家研究”等议题展开交流。席忍学、马平川、郭文元、张继红、李剑清、柏相、王宝存、范墩子等十余位代表先后发言,从人机协作批评模式、信息茧房与文学批评、AI与诗歌创作、大数据与文学史料发掘、AI视域下的文学批评等多角度,探讨了AI技术在文学研究中的应用与边界,以及人工智能时代的文学研究与创作新路径。

下午,宝鸡文理学院多位在校青年学子对陕西评论家的研究方法进行系统梳理与批评实践,展现了陕西文学批评的深厚传统与当代活力。

陕西文学研究所所长孙新峰教授表示,面对技术的洪流,陕西的文学界没有回避,而是选择主动拥抱、深度对话。这场在宝鸡举行的“论剑”表明,当厚重的陕西文学遇上颠覆性的AI技术,一场关于创作、批评与传承的新探索,已经拉开序幕。本次会议不仅是陕西文学研究领域的一次高层次学术交流,也为AI时代的文学批评与创作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法,展现了陕西文学界在面对技术变革时的学术自觉与文化担当。它不仅是一场学术会议,更是一次面向未来的思想碰撞。

期间,大会还对2024至2025年度对陕西文学研究工作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颁发了奖牌和证书。其中,三秦都市报等新闻单位被授予“陕西文学研究优质宣传单位”;刘峰等荣获“陕西文学研究突出贡献奖”;陈啊妮等荣获“年度优秀研究员”;杜文娟等荣获“年度优秀重点研究作家”;阿探等荣获“陕西文学研究勤英奖”;郑金侠等被新聘为研究员,王琪等被新聘为重点研究作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