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秦都市报-三秦网讯(曾梦颍)今年以来,咸阳市礼泉县积极探索城市治理新路径,以“服务型执法”理念推动工作转型,通过科学规划摊群点、建设爱心驿站、规范夜市经营等举措,在城市的烟火气中注入民生温度。
便民摊点安民生,灵活管理促双赢。针对农贸市场容量不足、摊贩外溢致堵等问题,礼泉县在城区人员密集处规划了6处便民摊群点,可容纳摊位600个,并配套复称台保障消费公平。创新的“暖心伞”服务——雨天送伞、收摊回收,已累计服务万余次,既解摊贩之困,又还街道整洁。摊群点的规范不仅破解了“卖菜难、买菜贵”的难题,更让“脏乱差”变身“洁净齐”,实现了民生与秩序的双赢。
驿站服务暖人心,温情守护户外人。为解决环卫工人、快递小哥、出租车司机等户外工作者“饮水难、休息难、充电难”的问题,礼泉县在劳动西路、文昭路打造了2处城市爱心驿站。站内配备饮水机、休息座椅、应急药箱等设施,免费向所有户外工作者及市民开放。从一杯热水到临时避雨,从应急充电到简易医疗,驿站以“小而全”的服务,成为劳动者可靠的“暖心港湾”。
夜市焕新聚人气,规范经营促繁荣。礼泉县落实“规范中促繁荣”要求,为城市新区美食街区76户摊贩办理备案登记,发放《食品摊贩登记卡》,规范存量。通过统一时间、地点、餐车等管理,让流动摊贩在文昭路夜市“安家”,培育增量。自9月23日开市以来,文昭路夜市日均客流量达数千人次,既留住了城市烟火气,也成为拉动夜间消费的新引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