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重点新闻网站  三秦都市报官网

以AI赋能高质量发展

以AI赋能高质量发展

陕西日报 2025-11-04 23:41:48
分享到:

在三秦大地的晨光里,农户轻点手机即可远程调控灌溉阀门,AI系统依据土壤墒情与气象数据自动完成“按需滴灌”;榆林市12345热线的AI系统,实现全天候、全时段智慧应答缓解人工座席压力,将高峰时段接通率稳定在95%以上,还通过AI语义理解与智能分拣,更快捷、更精准地服务群众……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擘画“十五五”发展蓝图,明确提出“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引领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部署要求。AI推动从经验农耕到科学决策的转变,为传统产业注入新质生产力。富平县麦田里的病虫害预警系统,90%以上的预测准确度背后,是AI对农时经验的数字化转译,让看天吃饭变成知天而作。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棚掌柜”系统,以“风、棉、水、肥、药”五位一体控制模式,让30座大棚的管理人员从11人减至4人,年节省成本近17万元。智能农机在田间收割小麦,遥感数据为播种提供决策,AI让农业既有“土味”又添“智味”,为粮食安全筑牢技术屏障。

硬核科技邂逅千年文脉,AI成为唤醒历史记忆的温柔力量。秦始皇帝陵的兵马俑碎片,经西北大学AI技术实现亚毫米级扫描与智能拼接,拼接误差控制在1毫米内,修复工期有望大幅缩短。通过高精度数字化采集,西安碑林博物馆的碑刻借助AI技术实现智慧化呈现,古籍文字跨越时空与今人对话。AI既能捕捉陶俑甲片的细微纹路,又能还原古籍墨痕的历史温度,以数字之力让文化遗产更贴近人们的现实生活。

AI的深层价值就在于对民生痛点的精准回应与人文情怀的细腻传递。从田间地头到文化殿堂,从产业发展到民生一线,AI的应用与探索无处不在。AI正加速融入产业脉络与生活肌理,让高质量发展有坚实支撑、文明传承有鲜活载体、人民生活有品质提升。

(编辑:李嘉诚(见习))

(责编:荆学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