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秦都市报-三秦网讯(记者 王嘉)11月6日,记者从陕西省青少年科技交流中心获悉,6月至10月,由省科协、省农业农村厅联合主办,省青少中心、省青科教协、咸阳市科协、商洛市科协及杨凌示范区科协共同承办的2025年“乡村振兴・科技赋能 科技教育乡村行活动”在17个县区的37所中小学校成功开展。期间举办青少年科普系列活动近80场次,直接受益师生超3万人。

理论实践深度融合,构建立体科普体系。活动围绕蛇类生态、贝壳结构、昆虫世界等主题开展专题讲解,搭配活体观察、标本展示,并邀请专家开展专题培训,传递科技教育核心理念,强调科学素养提升的重要意义,形成“理论+实践”双轮驱动的科普体系。科技互动丰富体验,人工智能激发创新。依托科学实验秀、AI象棋对弈、AI机器狗互动等多元化科技体验项目,打破传统科普的单向传播模式,直观呈现科学原理,让青少年在沉浸式互动中感受科技魅力,有效激发创新思维。动手实践拓展能力,跨学科整合拓宽空间。组织声控灯制作、人体感应风扇制作、固态燃料火箭发射等实践活动,引导学生综合应用多领域技术、整合跨学科知识,在动手操作中提升技术应用能力与创新实践水平。
近年来,省科协始终坚持把科学普及摆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着力打破城乡科教资源壁垒,推动优质科普教育资源下沉,更好满足城乡师生多元化科普需求,为乡村教育振兴注入科技动能;积极弘扬科学家精神,引导广大青少年以科学家为榜样,厚植家国情怀,树立科技报国远大志向,为培养高素质青少年科技创新后备人才奠定坚实基础,为科技强国建设与乡村全面振兴提供持久的人才支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