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秦都市报-三秦网讯 近年来,安康市民政局创新探索“三联三包四健全”的工作方法,坚决筑牢儿童福利领域安全底线,全市儿童福利领域安全态势持续稳定向好。
把安全作为儿童福利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基本保障和重要标尺,坚决扛起安全管理的政治责任。2024年以来,市民政局党组专题研究部署儿童福利领域安全生产6次,召开全市性调度会议4次,现场推进会1次。先后印发了《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实施方案》《安康市儿童福利领域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工作措施》,坚持高位谋划促落实,统筹一体抓推进,慎终如始抓好儿童福利领域安全管理工作。近年来,全市儿童福利领域未发生一起重大事故和恶性事件。
落实“三联三包”,拧紧责任链条。制定安全管理权责清单,全面实行安全管理“三联三包”工作制度,即市局领导班子联系县区和局属机构,包安全管理督导协调;县局领导班子联系镇(办)和县级机构,包风险隐患化解;镇(办)民政站(所)联系村(社区),包一线问题处置落实。2024年以来,市局领导班子督导检查安全工作21人次,协调处置安全生产重大问题9个。县局领导班子检查安全工作117人次,排查化解儿童福利领域安全风险隐患37个。全市针对流动、留守、困境儿童存在的各类风险隐患落实关爱保护措施7158人次,有效防范了儿童福利领域恶性事件发生。切实把安全生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落到实处,建立起“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上下对应、内外衔接”的安全管理责任体系。
健全四个机制,守牢安全底线。健全重大隐患常态化排查整治机制。印发《儿童机构安全隐患排查清单》、《儿童福利机构消防安全风险自查检查指南》。邀请专业机构开展风险隐患鉴定评估,每季度开展1次自查整改,元旦、春节和汛期等重要时间节点,加大督导检查频次,并制定专项工作方案。2024年以来,全市累计开展儿童福利领域隐患集中排查整治4次,开展通报调度8次,联合应急管理、消防救援等部门检查3次,有效提升了全市儿童福利领域安全风险防范化解水平。
健全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机制。将安全教育纳入机构、儿童督导员、儿童主任业务培训内容,定期邀请应急管理和消防部门专家开展培训和警示教育,形成了“人人心中有安全、个个肩上有责任”的浓厚氛围。2024年,全市儿童福利领域累计开展宣传培训73场次,培训人员4725人次,开展疏散逃生避险演练23场次、776人次,全市儿童福利领域工作人员安全意识、应急能力、隐患判定排查能力得到进一步巩固提升。
健全科技支撑工作机制。积极争取“十四五”社会服务设施兜底线工程项目等资金支持,推广火灾监控、燃气泄漏探测报警系统等智能技术手段,全面提升机构安全管理信息化技防能力。市局建成民政机构智慧监管平台,积极推广省厅“智慧民政”一体化平台,通过视频动态监控、区域告警等方式,及时发现机构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为机构安全管理提供全流程自动化技术支撑。
健全协同监管综合治理机制。实行安全消防与机构建设同谋划、同部署、同落实,印发《工程施工现场消防安全风险自查检查指南》。加强与卫健、市场监管、消防救援等部门联动,及时开展食品安全管理、火灾隐患排查整治、应急疏散演练等工作,全力保障儿童福利机构安全运行。邀请自然资源部门对儿童福利机构地质灾害隐患进行研判,制定应对措施,防范化解各类风险隐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