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家政行业传统观念中是“阿姨”们的专属,如今却成为“00后”“95后”的就业新选择。这些带着新鲜服务理念的年轻人,正在用行动打破行业偏见,让家政服务从 “扫地擦窗的体力活”升级为 “有技术、有温度、有前景的职业新赛道”。
“以前觉得家政就是扫地擦窗的体力活,现在才发现,这行藏着大学问。”11月8日,见到29岁的陈丹蕾时,她刚结束一次深度保洁。这名曾从事医疗器械行业的姑娘,半年前成为众多涌入家政市场的年轻人中的一员。

“当时我辞职在家,和朋友聊天时对方抱怨说靠谱的保洁师太难找,我想着试试总比待业强。”就这样,陈丹蕾从民宿保洁做起,一天打扫三间房,能赚取100多元。两个月后,不甘于民宿保洁的单调,她正式踏入了家政行业的大门。
陈丹蕾求职的过程“不走寻常路”。“我花费了100元买了11个保洁群信息,每天盯着群消息找订单。”回忆起第一单的经历,她印象深刻:那是一个老旧小区中的一户人家,她负责的厨房油垢厚重,整整打扫了3小时,“当时累得不想动了,但看到客户满意的眼神,又觉得很有成就感。”

真正让她站稳脚跟的,是系统的专业培训。加入天鹅到家后,她经历了严苛的理论与实操的考核。“单是理论培训就有六七十页PPT,从日常保洁到收纳整理,再到客户沟通技巧。”考试环节让她记忆犹新,“按照规定必须考试成绩100才算合格,我考了3次。其中一道判断题是‘客户需求第一,公司要求第二’,很多人都判断错了,但这就是家政服务的核心。”

在服务过程中,温暖的瞬间不断治愈着她。在一次为长时间空置房屋做保洁时,客户阿姨拉着她歇脚喝水,还非要点外卖留她吃饭,反复婉拒后,在对方坚持下才收下这份温暖。
“有一位有洁癖的养猫客户,从最初的警惕到后来的信任,我把保洁时使用的专属毛巾放在客户家,慢慢建立了牢固的友谊。”这些经历让她深刻体会到,家政服务不只是体力劳动,更是情感的联结。

作为年轻人,陈丹蕾用独特的优势打破行业偏见。她干活谨慎利索,从未损坏过客户物品;善于沟通,能精准把握客户需求,将客户预期调整到合理范围;利用函授课程提升学历……陈丹蕾说,她希望未来成为一名家政讲师,“讲师需要扎实的一线经验,我现在积累的经历,都是未来的资本。”
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勇闯 “家政圈”。“累并快乐,没有内耗”“工作自由,能自主安排时间”“爱好收纳,赚钱又合心意”…… 他们选择家政的理由各异,却都折射出年轻人对这一行业的认知正在升级。

随着消费升级,专业化、精细化、个性化服务成为主流,而年轻人的加入恰好契合了这种市场需求。“大学生投身家政行业不是浪费学历,而是用专业知识开发行业新需求。”天鹅到家保洁(西安)负责人王星表示,年轻人的沟通能力和学习能力,都在为行业注入新活力。

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家政服务业营业收入达1.23万亿元,从业人员超3000万,但市场仍然供不应求。对年轻人来说,家政这片新蓝海,正等着他们去开发。
三秦都市报记者 石喻涵 马昭 张旭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