恰逢记者节,回望在高速公路基层收费站做宣传通讯员的七年,每一步成长都离不开脚踏实地的积累,更与三秦都市报的相伴赋能密不可分。

初涉宣传时,我是十足的“门外汉”:相机参数一窍不通,拍晨光岗亭歪斜、摄雨中抢修只剩模糊背影;写稿只会堆砌“完成收费任务”“开展服务活动”等数据,文字生硬无温度。彼时,三秦都市报的交通类优秀稿件成了我的“教科书”,我将其打印贴在桌前,学构图、悟叙事,下班后抱着相机反复练习,在模仿与实践中慢慢实现从“拍清楚”到“拍好看”的跨越。
今年3月,我有幸参加三秦都市报举办的通联培训,这场“及时雨”让我茅塞顿开。报社资深编辑记者传授的“找选题、抓细节、传温度”技巧,尤其是“新闻生命力在于真实”的箴言,点醒了困惑已久的我。与同行交流中,“小切口见大主题”的思路,更让我明白宣传不是数据罗列,而是挖掘日常里的真情实感。
培训归来,我带着新方法深耕一线:借鉴报社稿件风格打磨文字,捕捉收费员微笑服务、养护人抢修攻坚的鲜活瞬间;聚焦收费员衣兜里的创可贴、巡查车上的温热水壶等暖心细节,让文字有了烟火气。这些带着温度的作品,多次得到报社编辑的认可刊发,每一次见报都是莫大的鼓舞。
记者节是新闻人的节日,更是基层通讯员的精神指引。七年里,我从相机小白成长为能精准捕景,从生硬写稿蜕变到会讲高速故事,没有捷径可循,全靠日复一日的积累,更离不开三秦都市报的培训赋能与平台支持。那些反复修改的稿件、重新拍摄的画面,还有培训笔记上的干货、与编辑的沟通感悟,都是成长路上的坚实砖石。
未来,我仍会带着这份踏实,循着记者节的精神之光,用镜头记录坚守,用文字传递温暖,让更多人看见高速路上的平凡与不凡,不负与新闻事业并肩同行的时光。
陕西交控延定分公司 訾景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