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萍
数字浪潮下的乡村消费市场正发生着深层变革。商务部近日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全国农产品网上零售额增长9.6%。“数商兴农”的触角从田间地头延伸到房前屋内,乡村消费生长出更具活力的“新生态”。
数字技术的渗透,畅通了农产品出村进城的上行通道,拓展了商品下乡进村的下沉空间。手机变农具,屏幕连世界,一边是洛川苹果、眉县猕猴桃等特色农产品通过电商实现年销售额大幅增长;一边是农民轻点屏幕即可挑选冰箱、洗衣机,购买进口日用品,选择范围从本地货架拓展到了全球市场。
数字技术的深层价值,还在于生产与消费的相互促进。过去,农民多为被动消费,需求反馈滞后于市场供给。如今,农民既是农产品的生产者,又是新兴产品的消费者,这让消费选择与生产决策产生了化学反应。比如,茶农过去只关心茶叶收购价,现在通过电商平台看到有消费者追捧“冷泡茶”,便开发小包装冷泡茶包,订单量激增,赚来的钱又能进一步提升消费能力。“卖得好倒逼种得好,种得好又促进买得好”,良性循环推动了生产升级、收入增长。
数字技术缩小了城乡消费鸿沟。过去,农村总被视作城市的尾部市场。如今,通过直播等新业态,农民不仅能买到质优价廉的物品,还能参与到塑造消费的潮流中来。苹果种植户通过短视频展示果园风光,带火了认养果树的消费。农户直播制作剪纸,让传统手工艺品成为都市年轻人追捧的新国潮。农民的需求、偏好,通过数字渠道反向输入市场,推动消费品供给从标准化走向个性化。
数字技术不只是销售工具,还是改变农村消费生态的“催化剂”。在提振消费的大环境下,农村消费正成为内需增长的“稳定器”和新引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