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吕扬 通讯员 杨飞
11月3日,在西安工业大学高熵材料团队的实验室,负责人陈建教授告诉记者,刀具是工业母机的牙齿,具有基础性和战略性地位。
多年来,团队聚焦我国高端涂层刀具相关技术瓶颈问题,开发的高熵纳米复合涂层硬度接近天然金刚石,膜基结合强度超过140N,打破了高端精密刀具长期被国外垄断的局面,有力支撑了数控机床、航空、钛及钛合金、半导体及集成电路等国家和陕西重点产业链。
西安工业大学作为我国兵器行业在西北地区唯一一所本硕博培养层次完整的院校,瞄准国家需求,以一流创新实践不断培养一流人才。
“国家战略需求是我们的科研动力和方向。我们研发的轻合金复合材料在国防军工和民用重大装备等行业具有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可根据使用场合和使役工况需求进行设计并调控。”西安工业大学铝镁轻合金复合材料陕西省三秦学者创新团队带头人李建平教授说。
为引导更多青年大学生投身科研,西安工业大学依托学科专业特色和优势,采用“学院+研究院”模式,在光电信息技术、储能材料与金属材料、精密与超精密加工及测量等领域开展本硕贯通拔尖人才培养。学校专门将教师指导本科生参与科研活动作为教学环节纳入培养方案,在促进学生自主深度开展研究型学习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虽然辛苦,但收获很大。”在西安工业大学2023级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本科生任志成看来,参与到科研项目中虽然辛苦,但学到了很多知识,增长了自身本领。前不久,在第八届中国高校智能机器人创意大赛决赛中,任志成参与的“远程诊脉全能家居机器人”项目获一等奖。
近年来,西安工业大学以国家急需学科、新兴交叉学科为突破点,以光电信息优势学科群和兵器特色学科群建设为抓手,优化“聚焦一流、发展重点、强化特色、布局交叉、加强基础”的学科布局,构建“以工为主、理工结合、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体系,着力培养多层次、跨学科交叉复合人才。
西安工业大学副校长闫莉说,未来,随着学校产学研平台持续升级、秦创原(国防工业)创新促进中心建设推进,学校将加快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强国强军伟业培育更多栋梁之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