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重点新闻网站  三秦都市报官网

曾宪飞:检验医学,隐秘而伟大

曾宪飞:检验医学,隐秘而伟大

2025-11-12 08:47:03
分享到:

三秦都市报-三秦网讯(文 赵乐乐 图 夏荣辉)在西安大兴医院渭水园院区,有着一群“神秘人士”——他们不像临床医生和患者直接“照面”,但却在血液、体液样本中的微观世界里探寻疾病的蛛丝马迹,被业内称作“临床医生的眼睛”。 

西安大兴医院渭水园院区检验科主任曾宪飞,正是这群幕后精英的领军人。带着对检验医学的探究之心,记者走进了他的智慧化实验室,也在一场酣畅坦诚的对话中,打开了这扇隐秘而伟大的医学前沿之门。

不是“师傅”是“侦察兵” 

“检验医学是临床医学的支撑性学科。检验科通过分析血液、体液(包括尿液、脑脊液、胸腹水、脓液等)产生数据和结论,作为诊疗的重要依据,这些数据和结论贯穿于疾病预防、诊断、治疗监测、预后判断的全过程。”采访伊始,曾宪飞就简明清晰地指出了检验科的重要意义。 

许多复杂病症的诊治,答案都藏在检验数据的深处:前不久一位17岁女孩不明原因持续发热,曾宪飞与团队先后采用宏基因组测序、靶向基因测序等尖端技术,最终锁定元凶——单纯疱疹病毒引起的病毒性脑炎,为精准治疗赢得了宝贵时间。 

还有一对夫妇,连续多胎流产,为了探究原因,曾宪飞通过一代测序技术,发现问题的根源在于极为罕见的MN血型系统不相容。 

曾宪飞二十多年的职业生涯也经历着检验医学的飞速发展:在上世纪90年代,全球检验项目约800项,检验数据支撑了医疗决策的70%。而如今全球的顶尖实验室已经有5000多项检验项目,支撑覆盖医疗决策的占比愈加重要和全面。 

由于检验医学“幕后英雄”的特质,公众对检验科的认知有限——曾宪飞用轻松的语气开玩笑说,“有些老百姓来检验科不知道怎么称呼工作人员,就干脆叫一声‘师傅’。” 

“您被喊‘师傅’的时候是怎么想的?”在面对这个问题时,曾宪飞坦诚地表达,求学期间曾短暂地因为检验科不能直接救治患者而失落过,但随着对专业的深入了解,越来越坚定自己的选择是非常有价值的。“举个例子,我在军队医院工作时,参与了SARS、甲流、禽流感、新冠疫情的医学检验工作,每当有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发生时,我们检验人员都要冒着风险,冲锋在前直面病毒,只有检出病原体,才能确诊。我们的工作就是‘侦察兵’,提供的每个数据都可能影响诊断决策。”

极致追求下的“智慧之眼” 

笔者换上了白大褂,跟随曾宪飞穿过实验室的参观走廊,透过巨大的玻璃幕墙看到了完整的高效运转的检测设备系统。在参观过程中,曾宪飞如数家珍地介绍着实验室的设计理念和实际应用——信息化采血中心、标本智能传输与管理系统、全自动检测流水线、实验室智慧质量管理系统,构建了从采血、检测、报告的智慧闭环,也改变了依赖人力与手工的传统模式。 

曾宪飞说,“医学需要十二分的严谨,检验科的质量和安全是生命线,要最大限度地使用智慧化、自动化去管理实验室,而不是依靠人的记忆力。在我的理念里,专业人员的时间要用在质量管理、临床沟通、临床决策等这些更有价值的事情上。” 

随着参观的进行,记者发现了曾宪飞对细节的极致追求:从实验室的动线设计、生物安全防护,到结核分枝杆菌实验室、临床质谱实验室、二代基因测序等专业实验室设计,以及智能化软件系统的应用,哪怕是导视系统的中英文字体,他都事无巨细地参与,每一个角落他都能说出设计的心思。“我大学本科阶段是在第三军医大学学习,硕士、博士研究生在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完成;在军队三甲医院工作了18年,担任武警陕西省总队医院科主任5年,常年的科研工作和军人特质已经养成了严谨、踏实的工作作风。”“在西京医院工作、学习的七年间,主要形成了我的工作作风与创新意识、专业理念与科研思维,非常感谢军大的培养。”

智慧化与精准化必将改变未来 

近十年来,人工智能也进一步改变着医学检验专业。2020年,曾宪飞任西安区域医学检验中心副总裁兼检验中心总经理,受国家工信部以及“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专项支持,他带领团队规划和建设了100多家大型实验室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验室,并应用信息化、智能化技术构建了“1+2+150”家实验室组成的大型临床实验室体系,实现了这些实验室的数据互通、资源共享和质量体系智能管理,被行业内称为“西安模式”。

曾宪飞介绍说,“智慧实验室一定是检验医学的发展方向之一,将带来实验室质量管理模式的革新以及临床诊疗效率的显著提升。我们正在融入这一浪潮,也取得了一些创新成果,已经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 

近期,曾宪飞正在筹备“数智实验医学专业委员会”,并正起草相关的团体标准。“我们期待专业平台和团体标准可以促进信息化、智能化理念技术与临床实验室深度融合,推动相关人才培养,从而提升临床实验室的技术水平和管理能力。” 

从特聘教授到科室主任,曾宪飞经历着与西安大兴医院的“双向奔赴”。渭水园新院区建设期间,他就开始了全新的检验科设计工作。“大兴的效率非常高,这与我的工作风格不谋而合。”曾宪飞回忆,从设计、装修到设备进驻、流程开发,他都深度参与,医院领导给予了充分的信任与支持。“短短40天,我们开展了500多项检验项目,真正体现了大兴速度。这个平台足够大,创新的氛围非常浓,足够我们‘折腾’,去实现那些创新的想法。”  

如今,曾宪飞正在将检验项目“搬”到网上,通过创新服务模式,节省患者到医院排队、等待的时间。儿童常见病、慢病、体检等检验项目可以在网络下单,专业护士上门服务,“三甲医院”大型检验科完成检测,报告通过网络直接发送到患者或医生手里。“检验科要不断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服务,从而生成检验医学的新质生产力,服务于诊疗和患者。” 

“智慧化实验室+精准医学诊断平台”如今已成为了西安大兴医院渭水园院区检验科的“特色”,走在了国内该领域的前列。如果问这个“特色”能给老百姓带来的最大好处是什么?那就是老百姓可以享受到更高质量、更全项目的医学检验服务,并且还缩短了临床与患者等待检验报告的时间,实现了一管血完成更多的检验项目等。曾宪飞介绍,“以最保守的算法,医院在一年里累计少抽10万管血。同时,检验科可更快更精准地出具危急重症患者的检验结果,为抢救和治疗赢得时间。” 

人工智能和新的技术手段融入检验医学后,会更快、更有效地开发新的疾病诊断标志物,让疾病管理更加精细化。曾宪飞举例说:“比如阿尔茨海默病,在中国老龄化加速的趋势下,发病率会越来越高。但随着检验技术的发展,会检测出更微量的指标去早期诊断和监测阿尔茨海默病,实现尽早预防与精准干预。” 

这意味着检验医学——这双临床的“眼睛”,正在寂静的幕后为生命倾注智慧与热忱,未来会看得更清、更远。

  

采访后记:在检验科会议室里,有一块巨大的看板,上面清晰有序地罗列着工作任务、进度和负责人。这正是他推动科室进行ISO15189医学实验室质量与能力认可攻坚战的“作战地图”——“压力很大,但如果我们打赢了这场战役,就意味着我们的质量管理步入标准化、规范化,检验结果会被全球上百个国家互认,这也是医院国际化战略的支撑之一。”  

在交谈中,笔者加深了一种印象:新一代检验医学的带头人应该就是曾宪飞这样,是技术精湛的科研者,但绝不闷头沉浸于实验室中。他具备广阔视野和先锋思维,更重要的是,有理想,敢破局。

曾宪飞 西安大兴医院渭水园院区检验科主任

医学博士,主任技师,教授 硕士研究生导师

陕西省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秦创原”科研创新人才,陕西省科技业务评审专家,西安市科技专家,西咸新区临床检验质量控制中心常务副主任。

硕士、博士毕业于空军军医大学。长期从事临床检验、科研、教学工作,在基因测序、临床质谱检验、生化与免疫检验方面具有丰富经验,建设了多个智慧化实验室、精准诊断平台。曾任武警陕西省总队医院检验与病理科主任、输血科主任;曾任西安区域医学检验中心副总裁兼检验中心主任,在我国创新建立了大型区域性医学检验中心的信息化管理体系、智慧化质量管理体系、智慧物联管理系统、智慧实验室等。主讲西北大学《精准医学》等课程。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科技论文30余篇,被SCI收录论文14篇。主持国家工信部“移动物联网应用典型案例”“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专项、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9项,主要撰写、参编医学类标准5项,出版编译专著2部,荣获军队医疗成果奖2项,发明专利3项。

任中华医学会临床输血学分会青年学组常委、陕西省健康促进与教育协会检验医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陕西省医学会医学检验分会委员、中国医学装备人工智能联盟检验医学委员会委员、陕西省中西医结合分会检验医学专委会常务委员等(任14个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常委、委员)。《中华检验医学杂志》审稿专家、Interdisciplinary Medicine 编委,SCI收录期刊 Renal Failure、Journal of Clinical Laboratory Analysis、Biomarkers in Medicine、Trials等审稿人。

(编辑:钟雨琪)

(责编:荆学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