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重点新闻网站  三秦都市报官网

文博日历丨南宋工匠制瓷“翻车” 却让祝福加倍

文博日历丨南宋工匠制瓷“翻车” 却让祝福加倍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11-13 10:13:58
分享到:

瓷瓶“三胞胎”你见过吗?

谁能想到

南宋工匠制瓷时的一次意外

竟成就了独特之美

三个看点带你认识

龙泉窑青瓷三联大吉瓶

01

烧制瓷器出现意外

却有了独一无二的美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在浙江省博物馆的展柜里

有一组瓷瓶的造型格外特别

它是三个独立的瓷瓶“黏”在一起

如同一对“三胞胎”

叫作龙泉窑青瓷三联大吉瓶

“三胞胎”里的每个瓷瓶

都是小口、长颈

颈部还有一圈凸起的边

圆鼓鼓的肚子逐渐向下收窄

全身裹着青黄色的釉

看起来很油润

“三胞胎”的诞生

或许源于工匠烧制瓷器时的一次意外

原本三件独立的大吉瓶

被同时放进同一个匣钵里烧制

在烧制的过程中

釉料受热融化

导致三件坯体黏在了一起

在当时

这种瓷器算“残次品”

可正因这次偶然的失误

让它成了独一无二的存在

02

“大吉”x3次

古人藏在谐音梗里的祝福

龙泉窑青瓷三联大吉瓶成为珍品

不只是因为它的偶然

还因为它藏着古人的美好祝福

△南宋龙泉窑青釉瓷大吉瓶,富阳博物馆藏。

大吉瓶是宋代流行的经典瓶式

因侧影形似“吉”字而得名

寓意大吉大利

一件大吉瓶象征着一份好运

成对的大吉瓶

更是“吉祥如意、成双成对”的好寓意

而三联造型的大吉瓶

仿佛是把这份祝福叠加了三次

承载着古人对平安、顺遂、喜乐的满满期盼

03

青瓷为什么不是青色?

因为烧制就像开“色彩盲盒”

一提到“青瓷”

很多人认为它应该是纯粹的青色

可三联大吉瓶的青黄釉色

却打破了人们固有的印象

其实青瓷的“青”

是个很宽泛的概念

它和我们现在说的“青色”不完全一样

△浙江省博物馆之江馆区青瓷文化馆《江南秘色——浙江古代青瓷陈列》。

“青”字最早见于西周金文

本义是蓝色、蓝色矿石或草木的颜色

涵盖了现代光谱里的

绿、青、蓝、黑等诸多颜色

所以青瓷釉的色彩并非单一一种

它是以青色为基础

延伸出的丰富色彩

有的像春水般翠绿

有的像晴空般湛蓝

有的像烟霞般发灰

甚至带一点儿黄褐色调的也是青瓷

△浙江省博物馆之江馆区青瓷文化馆《江南秘色——浙江古代青瓷陈列》。

青瓷的颜色不是用颜料画出来的

它更像是一场“色彩盲盒”实验

全靠烧制时的温度、窑内气氛等因素决定

温度高一点、低一点

窑里氧气多一点、少一点

烧制出的釉色都会不一样

古人追求的青瓷最高境界

是像玉石一样温润

这份独特的“不确定性”

反而让每一件青瓷都有了自己的个性

龙泉窑青瓷三联大吉瓶

是工匠“失误”下的惊喜之作

如今它在浙江省博物馆中

静待大家一睹它的独特之美

感受独属南宋的美好祝福

(编辑:薛璐(见习))

(责编:荆学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