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龙”字龟卜甲
商代(武丁时期)
龟卜甲上所刻的“龙”字是最具中华民族认同性、应用历史最悠久的汉字之一,展示了中国汉字由图画文字向象形文字的转变。

青花花鸟纹罐
明崇祯年间
青花花鸟纹罐使用的青花原料源自波斯地区(今伊朗等地),经丝绸之路来到中国,描绘于景德镇高岭土烧制的瓷器之上,结合中国传统花鸟画疏朗的构图手法,蓝白辉映,使青花瓷成为享誉世界的中国文化符号之一。

红白玛瑙雕李白像
明代
李白出生于唐代安西四镇之一的碎叶城,与现哈萨克斯坦东干人聚居地相距不远。李白豪放洒脱的气质与中亚地区草原文化的自由奔放相呼应,诗作风格豪放飘逸,气势磅礴,在世界范围内广为流传。

三彩罐
唐代
唐三彩是低温釉陶器,以鲜艳的黄色、绿色、白色为主,是唐代对外输出的重要商品之一。展品使用的蓝色釉料由丝绸之路带入中原地区,釉色绚丽,造型多元,体现了丝绸之路文化交流形成的多元审美,也反映了中华文明的开放包容。
中国古代工艺技艺境界独到,风格高雅,浸透着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和审美意识,具有鲜明的美学特性。10月22日,天津博物馆“文明印记——中国古代工艺文物精华展”在哈萨克斯坦国家博物馆开幕。
展览分为“中华瓷韵”“巧夺天工”“锦绣中华”“津城风采”4个单元,展出甲骨、瓷器、玉器、雕刻、丝绣及天津非遗等62件(套)文物,以饱含中国特色的工艺类文物展品,让哈萨克斯坦民众透过文物的“技艺之表”,读懂中华文明兼容并蓄的“精神之里”,为两国民心相通搭建桥梁,推动文明交流互鉴。
《 人民日报 》( 2025年11月14日 17 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