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重点新闻网站  三秦都市报官网

大荔县相关部门携冬枣产业大户赴深圳,共探二代机器人赋能冬枣产业新路径

大荔县相关部门携冬枣产业大户赴深圳,共探二代机器人赋能冬枣产业新路径

2025-11-14 21:06:27
分享到:

三秦都市报-三秦网讯(李世居 记者 代泽均)11月13日,大荔县冬枣质量安全促进会牵头,县果业发展中心、红枣产业发展中心,组织当地冬枣种植、销售产业大户代表一行走进深圳蓝侠机器人研发基地,围绕二代冬枣专用机器人的改进提升展开深度座谈(现场)交流,以技术赋能为大荔冬枣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作为全国冬枣主产区,大荔县冬枣种植面积超40万亩,年产量突破60万吨,冬枣产业已成为当地农户增收、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但在传统生产模式中,冬枣采集环节的人工成本高、采摘损伤率高、质量筛选标准不统一等问题,长期制约着产业标准化、高端化发展。此次交流正是针对这些痛点,搭建起“产地需求”与“技术研发”的精准对接桥梁。

交流现场,由深圳蓝侠机器人有限公司与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联合研发团队详细展示了二代冬枣机器人的迭代成果:升级后的二代机器人在多光谱相机及红外主动光源的基础上,搭载AI视觉识别系统与仿生柔性自适应夹爪,可精准识别成熟果实,在复杂大棚环境中实现损伤率低于5%的精细化采摘;后续新增的多维度数据采集模块将与云端农业大数据平台接通,为后续质量溯源提供数据支撑。

“我们最关心机器人在高密度种植园的作业效率,还有后期维护成本能不能降下来。”“希望机器人能适配不同品种冬枣的采摘需求,比如酥脆型和软甜型的果实硬度不同,夹爪力度很可调。”来自大荔县两宜镇的种植大户薛康说。销售龙头企业新禧冬枣专业合作社柳新燕、百果王陈清等纷纷结合实际经营场景提出建议。双方就机器人在采集效率提升、极端天气适应性、成本控制等方面的改进方向充分交换意见,提出了阻尼内衬管道,自动平衡装载果筐等提高机器人作业效率且符合实际生产需求的改进设想。

正高级农艺师、县红枣产业发展中心副主任,冬枣专家周爱英表示,此次赴深交流是政企研协同发展的重要实践,下一步将持续跟进二代机器人的优化进程,推动技术成果尽快落地大荔。“通过机器人赋能,不仅能破解传统生产痛点,更能助力冬枣产业实现从‘规模优势’向‘质量优势’的转变,让大荔冬枣端上更多消费者的餐桌。”

深圳蓝侠机器人研发负责人也透露,将根据此次交流的需求反馈,加快二代机器人的样机调试,预计月内完成针对性优化,后续将在明年大茘种植基地开展试点应用,以实际效果验证技术可行性,助力大荔冬枣产业插上“科技翅膀”。

(编辑:薛诗彤)

(责编:舒悦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