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案例背景。丹凤葡萄酒始于1911年,历经百年积淀,成为中国葡萄酒重要产区之一。近年来,商洛市丹凤县把葡萄酒作为首位产业,每年举办红酒文化交流会,全面展示丹凤葡萄酒文化魅力和历史底蕴。
二、具体做法。(一)聚合各界力量,搭建交流平台。把红酒文化交流会作为扩大丹凤葡萄酒品牌影响的重要载体,邀请26国驻华外交使节、葡萄酒专家等各界人士参与,形成了政府搭台、企业唱戏、品牌赋能的良好机制。
(二)发布地方标准,夯实发展基础。聘请西北农林大学等机构,编制葡萄酒相关地方标准。发布了酿酒葡萄园建设、种植等5项地方标准,为进军国际市场奠定基础。
(三)举办产业大会,提升酒品质量。每年在红酒文化交流会期间,邀请国内外葡萄酒行业专家开展学术交流,整体提升葡萄酒产业发展水平。
(四)挑战世界纪录,扩大国际影响。成功举行了“举杯共长安”线上线下同时祝酒吉尼斯世界纪录称号发布会,最终线上线下有效人数2141人,超过现有纪录1026人。
(五)加强国际交流,提升品牌价值。组织县内红酒企业赴意大利、法国开展交流合作访问。分别与意大利、法国签订产业发展合作协议,深化产业合作、扩大经贸往来。
三、主要成效。(一)激活“一方水土”,万亩基地降成本。出台葡萄酒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规划》等,投资3亿元建设万亩葡萄基地。把县葡萄酒厂整体迁址到葡萄种植基地,降低了企业生产和运输成本。
(二)政企“双向奔赴”,凝聚合力铸品牌。全力推动本土酒企和产业链的壮大。建设葡萄酒技术研究检测中心4处,开发无醇酒、气泡酒等系列产品30多种。实现年产量2万多吨、综合产值超10亿元。
(三)建成“三厂三庄”,龙头带动提质量。先后建成了“三厂三庄”龙头产业集群,陆续推出百余款葡萄酒产品,多个产品荣获国际大奖。
(四)跨越“五湖四海”,品牌赋能促溢价。先后与萨尔瓦多、马尔代夫签订了《友好城市关系意向书》。通过红酒交流会,丹凤葡萄酒品牌知名度不断攀升,2024年累计达成销售订单额2.1亿元,红酒销量增加30%。
专家点评 欧阳志云 国家公园研究院院长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 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以举办高规格红酒节为载体,深入实施“葡萄酒+”战略,品牌赋能是生态产品实现溢价增值的重要途径。丹凤县从制定发布《葡萄酿造、种植、酒庄建设要求标准》入手,努力使“一城红酒”再次成功“出海”,让世界品味来自丹凤的“百年味道”。期盼丹凤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方面探索出更多可推广可借鉴的实践案例。
商洛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商洛市尾矿资源综合利用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