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军时
中共中央近日印发《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这是我们党历史上第一部关于思想政治工作的统领性、综合性基础主干法规,进一步明确了思想政治工作的体制机制、工作职责、内容方式、目标任务,对于坚持和加强党对思想政治工作的全面领导,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我们要以《条例》为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遵循,全党动手、全面覆盖,构建全党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思想政治工作大格局,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不断开创新局面。
确保思想政治工作务实创新。思想政治工作绝不是空对空的“坐而论道”,而是具体的、实际的。结合形势变化和实践发展,不断丰富工作内容与方式,是我们党领导思想政治工作的宝贵经验,必须继承与发扬。我们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根本遵循,把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统一思想、凝聚共识、指导实践放在首位,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相统一,不断强化思想政治工作与推动发展、改善民生等具体工作的契合性、实效性,推动思想政治工作务实创新、提质增效。一要科学把握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思想政治工作的对象是人,要因地、因事、因时、因人施策,把显性教育与隐性育人结合起来,把思想引导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使思想政治工作更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二要在思想政治工作中坚持守正创新,为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等党的优良传统赋予新的时代内容,在思想政治工作中注意以理服人、以情动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不断提升我党思想政治工作的科学化水平。三要处理好思想政治工作与其他工作的关系。思想政治工作是一切工作的生命线,要贯穿改革发展稳定各方面、各环节,要与中心工作同谋划、同部署、同推进,在推动重点任务落地的过程中发挥引领、凝聚、保障作用,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影响力和感召力,不断把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与发展动能。
确保思想政治工作内容落实。思想政治工作涵盖各个领域、各类群体,内容非常丰富。《条例》从九个方面明确了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内容。思想政治工作应当着眼引导人、感召人、凝聚人、塑造人,结合形势变化和实践发展不断丰富内容,把讲什么、怎样讲、讲给谁统一到同一逻辑体系之中,形成主线明确、层次清晰、表达得当的总体格局。一要确立主线、统摄全局。坚持以党的创新理论为统领,引导党员干部群众学深悟透党的创新理论蕴含的深刻思想与科学方法。同时,加强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党章党规党纪宣传教育,社会主义法治宣传教育,形势政策教育和基本国情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教育,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开放包容的社会心态。要注重把握不同对象的特点,比如对领导干部强调政治原则与哲学方法论,对基层一线注重作风养成、强化责任担当,对青年群体突出理想信念教育、助力成长成才,使工作既保持高度的政治原则,又增强针对性、亲近感和说服力。二要显隐相济、融通发力。把理论宣讲、形势政策、党章党规等显性内容作为主渠道、主基调,同时把文化滋养、典型引路、文明实践、国防教育、民族团结进步等融入日常场景,以显性教育定向定标,隐性教育润心。三要统筹平台、协同呈现。要善于借助新技术手段,使思想政治工作依托的报、网、端、微、屏等载体方向一致、各有侧重、特色鲜明,权威阐释稳重扎实,图文评论简明平实,音视频增强互动参与,线下宣讲注重沉浸体验,线上与线下互为牵引,既保证核心内容的权威准确传达,又让内容贴近群众、真切可感、落到日常,重要节点可适度集中力量、强化表达,形成接续发力的良好态势。
确保思想政治工作提升质量。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社会群体发展变化,思想政治工作的对象也相应发生变化,“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是破题关键。思想政治工作要遵循规律,着眼分众化、对象化、精准化的传播趋势,通过个性化的方式实现价值引领、差异化回应诉求,让思想的力量直抵人心。一要坚持调查研究先行,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一线,准确把握干群思想状况、关切点,做到心中有数、谋定而后动。要坚持政治效果、思想效果、社会效果相统一,既重过程也重结果。要以评促改、以改提质,形成持续优化思想政治工作方法的良性循环。二要理与情结合,说与做统一。把思想政治引领与人文关怀、心理疏导、典型示范、文化滋养结合起来,把讲道理、解难题、办实事一体推进,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中增强群众对党的创新理论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三要顺应传播变革,提升技术支撑。要主动适应传播格局变化,强化主流内容供给,提升和扩大网络思想政治工作的吸引力、覆盖面、实效性。
确保思想政治工作巩固成效。制度管根本、管长远,要把科学化要求转化为稳定的制度和规范约束。一要健全组织体系,压实工作责任。坚持和加强党对思想政治工作的全面领导,健全党委统一领导、部门分工负责、基层抓好落实的体制机制,落实思想政治工作主体责任、第一责任和协同责任,形成上下贯通、左右协同、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二要完善制度链条,形成思想政治工作的规范化运行。围绕理论武装、价值引领、阵地管理、网络空间治理、谈心谈话、舆情研判、文明实践、典型培育等关键环节和重点方面,完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对实践中有效的经验做法及时固化为制度,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性做法,推动思想政治工作由经验借鉴向制度优化转变。三要加强监督考核,突出结果运用。完善政治效果、思想效果、社会效果相统一的思想政治工作评价体系,对落实不力的严肃督促整改,对失职造成不良影响或者严重后果的,依规依纪追究责任,使思想政治工作制度立得住、行得通、见实效,通过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水平,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广泛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凝聚磅礴力量。
作者单位:西北工业大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