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妮 郝颖
长安先导产业创新中心技术经理人团队格外引人注目。在他们的助力下,一项项曾囿于实验室的科研成果,逐步升级为贴合市场需求的产品,成功跨越“死亡之谷”。
这支团队已悄然从“桥梁”“红娘”成长为“紧密合伙人”。一方面,他们是全流程服务的“项目经理”,从知识产权布局、市场需求调研到产品定位定义、融资资源对接,提供着细致周全的“保姆式”服务;另一方面,他们是机制创新的“开拓者”,创新推出“先投后股”模式——由财政资金先行以科研项目资助形式注入支持,待企业完成市场化融资或实现规模发展后,再按协议将投入资金转换为股权或有序退出,为成果转化筑牢保障。
技术经理人团队的崛起,并非偶然。今年发布的《西安市科技创新促进条例》明确提出,西安将构建教育、科技、人才、产业“一张图”统筹机制,把技术转移人才队伍建设作为关键抓手。
如今,西安市不仅成立了全国首家技术经理人学院,系统性培育专业人才,还通过“金牌技术经理人”评选,激发队伍活力,技术经理人总量已达4645名。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列为重点任务,强调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西安市以长安先导为抓手,用“政府引导、企业运营、市场推动、项目管理”的市场化机制,探索出一条“政府作为紧密合伙人”的科创服务新路径,通过整合创新资源、构建攻关体系、优化服务生态,为全国破解科技成果转化难题提供了解决方案。
长安先导以“紧密合伙人”身份深度参与创新全链条,首创“合伙共建、股权合作、投运分离”机制。在这一机制下,政府以政策引导撬动社会资本,企业以市场化运营主导技术攻关,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联合体。同时,联合体聚焦航空航天、人工智能等未来产业,通过“一企一策”“一团队一方案”精准匹配资源,确保科研方向与国家战略需求同频共振;组织高校、科研院所通过新建、整合、提升等方式,建设专业实验室、共性技术研发、中试基地、垂直型概念验证中心,实现“实验室—中试—产业化”无缝衔接。
在联合体的支撑下,在知识产权方面,专利申请前的评估机制使专利平均授权率从48%提升至65%,西安市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85.26件;在企业培育方面,涌现出893家瞪羚企业、1254家专精特新企业和2661家规上高新技术企业……
我们期待,越来越多来自实验室的科技“种子”,在市场扎根、开花、结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