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首条道岔钢轨胶接绝缘接头自动化生产线投产
本报讯 (记者 李静茹)近日,中铁宝桥集团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国内首条道岔钢轨胶接绝缘接头自动化生产线在中铁宝桥道岔分公司正式投产。检测结果表明,该生产线在产品质量、工艺装备和生产效率方面均达到行业领先水平,对推动铁路装备现代化、保障运营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钢轨胶接绝缘接头是轨道电路的核心组成部分,作用是将钢轨与钢轨、钢轨与道岔连接成具有与钢轨一致整体性的结构,以承受列车通行时产生的巨大冲击力、纵向力以及温度应力,广泛应用于铁路道岔区间和无缝线路。
“此前,钢轨胶接绝缘接头的生产安装基本依靠人工完成。这条自动化生产线集成了胶接面预处理、精准温控等核心技术,生产效率提升约30%。”中铁宝桥道岔分公司负责人李毅介绍,该生产线通过自动找正装卡技术,使钢轨对正精度达到0.1毫米/米;精准温控系统将温度波动控制在±3℃范围内,让产品具备高平直度与胶层均匀性,完美契合铁路高安全、长寿命运营需求。
此外,该生产线同步配套的全自动绿色涂装系统,大幅降低了挥发性有机物排放,体现了绿色发展理念在制造业的深度融合。生产管理全面引入信息化系统,实现了对设备状态、工艺参数和生产进度的实时监控与智能分析,推动管理模式从“人工驱动”向“数据驱动”转型升级。
“中铁宝桥目前是国内最大的铁路道岔研发企业,年生产各类铁路道岔6000余组,特别是高速道岔的国内市场份额达到50%左右。该生产线投产后,将显著提升我们在钢轨胶接绝缘接头领域的市场竞争力。”李毅说。
专家学者会聚西安共话具身智能领域新发展
本报讯 (记者 吕扬)11月1日,第二届中国具身智能与系统大会(CEAIS 2025)在西安召开。大会会聚了国内具身智能与机器人领域的院士、专家及学术界和产业界的代表,围绕具身智能基础模型、世界模型与具身学习、网联具身智能、智能计算架构与芯片、具身智能驾驶、人形与仿生机器人等前沿方向展开深入研讨,共话技术发展趋势与产业未来。
大会由中国自动化学会主办,中国自动化学会具身智能专业委员会、人机混合增强智能全国重点实验室、西安交通大学承办,长安先导产业创新中心、清华大学、同济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吉林大学和中关村智用人工智能研究院协办。
大会设“具身智能基础模型”“具身智能计算架构与芯片”“世界模型与具身学习”等15场专场论坛,涵盖具身智能各个尖端领域与应用场景,从多领域、多视角、多专题全面探讨具身智能技术的发展前景。同时,本届大会特设博士生论坛,为人才搭建更广阔的交流平台,也为具身智能行业发展注入新鲜血液与无限潜能。
中国工程院院士围绕人工智能、智能无人系统及智能计算体系等前沿主题作了报告,系统阐述了智能科学技术的最新进展与未来趋势。
西安交通大学负责人表示,学校将继续在具身智能等前沿领域主动布局,发挥学科融合优势,加大投入培育人才,并积极与各界建立紧密合作,携手攻克关键技术难题,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贡献力量。
陕西“主动型直肠癌辅助诊疗系统”获国家级软件著作权证书
本报讯 (记者 沈谦)记者日前从省国资委获悉:陕西健康医疗集团有限公司联合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共同研发的“主动型直肠癌辅助诊疗系统”软件,近日获得国家版权局颁发的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证书。
陕西健康医疗集团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主动型直肠癌辅助诊疗系统”依托云HIS(医院信息系统)平台与AI深度算法,通过实时解析患者检查数据,结合全球最新诊疗指南与临床证据库,构建全流程智能引擎,为医生提供精准化诊疗路径。其核心创新价值在于,既通过算法优化缩短诊断时间,又同步生成“指南依据+相似病例实证”的可视化证据链,让诊疗决策实现“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
“主动型直肠癌辅助诊疗系统”于今年5月在渭北中心医院完成试点上线应用。应用后医生反馈,该系统如同“专家级助手”,给出的诊断方案均有循证支持,大幅提升了医生的诊疗效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