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来,以农业为主导产业的榆林市佳县,百姓主要收入一方面靠务农,另一方面靠外出务工,这群人中,有大量务工人员从事家政服务。他们踏实本分、淳朴能干,好口碑广为流传。
近年来,靠着“亲帮亲”“邻带邻”,“佳县家政工”渐成燎原之势,在榆林以及周边地区已有一定的市场。佳县人社局副局长徐迎春介绍,针对务工人员中从事家政服务的人员数量多、从业时间长、口碑好这一现实,佳县因势利导,高位谋划,全力打造“佳县家政工”这一劳务品牌。
2020年,佳县结合县情实际,提出构建“组织领导、政策支持、宣传发动、技能培训、就业保障”五大工作体系,开始全力打造佳县家政品牌。当地还出台了《佳县家政工培训就业工作五年规划(2021—2025)》,从培训、宣传、补贴、权益保障等方面保障劳务品牌建设。
“我们密切关注家政市场的变化和需求,特别是周边地区对特定工种的需求,带领品牌引领企业进行有针对性的品牌培育,形成‘政府+企业’的双轮驱动体系。”徐迎春介绍,“佳县家政工”已形成月嫂、育儿嫂、老年护理、保姆、医院护工、钟点工等主力工种,服务范围拓展至榆林、山西、内蒙古、宁夏、江苏、北京、上海等10余个地区,与23家家政企业建立长期合作,品牌影响力持续扩大。
自2021年起,佳县人社局与县农业农村局、乡村振兴局、退役军人事务局、妇联等部门协作,大范围、高频次开展家政技能提升培训,年均培训2000多人,既提升了原从业者的技能水平,又为“佳县家政工”补充了新鲜血液,使得“佳县家政工”劳务品牌获得了源源不断的技能人才补充。
徐迎春介绍,在劳务品牌建设过程中,佳县创新培训模式,改变过去单一培训模式,积极构建“政府+职业院校(培训机构)+品牌引领企业”的协同培训机制;建立劳务品牌从业人员数据库,实行动态管理,提供权益维护、法律援助、生活帮扶等服务,解决从业人员的后顾之忧。
“经过持续努力,佳县的劳务品牌建设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品牌体现出四大核心优势,包括政府主导的体系化组织、市场导向的专业化培训、品质为本的服务标准、口碑传播的信任网络。”徐迎春介绍,在核心优势的引领下,“佳县家政工”劳务品牌带动效应日益凸显、社会效益持续扩大,在促进脱贫人口高质量就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目前,“佳县家政工”劳务品牌已带动8400余人实现就业,其中脱贫人口6743人,占比达79.1%。从业人员月均收入从原来的2200元提升至目前的3670元,较品牌创建前提升67%,高端工种如金牌月嫂月收入可达8000元至1.5万元。真正实现了“一人就业、全家增收”。
如今,“佳县家政工”这张带有陕北烙印的劳务品牌,完成了从“小散乱”到“金名片”的华丽蜕变。
“劳务品牌建设需久久为功。下一步,我们将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持续发力做好‘佳县家政工’这张‘金字招牌’。”徐迎春表示,佳县将实施品牌提质工程,推动品牌向高端化发展;促进融合发展,拓展品牌价值空间;强化数字赋能,提升品牌服务水平,以此创造更多元的就业岗位和更大的经济效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