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秦都市报-三秦网讯(记者 张永宁 殷怡怡)


开幕仪式上,西安交通大学常务副校长别朝红在致辞中指出,21世纪以来生命科学与健康医学已成为全球科技核心主流,健康产业加速成长为世界第一大产业,而我国高端医疗设备与创新药领域高度依赖进口、面临关键技术“卡脖子”挑战,坚持医工交叉融合、推动自主创新与核心技术突破是产业发展与国家健康战略的关键支撑。依托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学校持续推进“6352”工程与“1121”融合机制,深度整合学术、临床与产业资源开展联合攻关,自主研发国产ECMO等成果实现多项“卡脖子”技术突破。
陕西省政协副主席孙科表示,陕西作为科教医疗大省,坐拥西安交通大学等顶尖高校及丰富资源,为医工协同创新厚植了优质土壤。他强调深化协同联动健全“临床需求—研发—转化—产业”全链条机制、凝聚“产学研用”创新共同体,强化医工复合型人才培养引进与创新激励,充分释放创新活力。

吕毅院长主持发布2025年全国医工结合科技创新十大进展,包括《全球首款!医工交叉点亮“复明之路”,复旦团队开发新一代视觉假体登上Science,从可见光到红外光,打开“超越”生理极限的感知之窗》《Science重磅!全球首创、自主研发细胞组学 Stereo-cell 技术,开启百亿细胞大数据时代,被誉为“生命浑天仪”》《医工融合 照亮“心”光——微创心外科手术“西交方案”领跑心脏外科2.0时代》等重大突破。
主旨报告环节,樊代明、詹启敏、赵铱民等院士及吕毅教授分别围绕肿瘤整合治疗、数智科学赋能现代医学、医用机器人研究、西安交通大学医工交叉科技创新进展等主题分享见解,强调要推动医疗模式向“以健康管理为中心”转型,通过多学科融合优化诊疗全链条。
未来,西安交通大学将持续汇聚各界智慧,以技术创新赋能医学进步,为高端医疗装备自主可控、健康中国建设注入新动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