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秦都市报-三秦网讯(全金兴 向玉璇)近年来,咸阳市礼泉县坚持守正创新、系统施策,在强化内部管理、厘清基层权责、夯实核查基础等方面持续用力,推动机构编制资源更好服务于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探索出了一条符合实际、富有成效的管理新路径。
筑牢制度根基,激活内部管理“一池春水”。礼泉县委编办秉持“打铁必须自身硬”的理念,将强化内部管理作为提升工作效能的先手棋。聚焦制度、能力、作风三大核心,系统推进建章立制、学习提升与作风整顿。通过全面梳理修订内部管理制度,构建起覆盖日常运转全流程的规范体系;深化“学习型机关”建设,建立“老带新”帮带机制,着力锻造政治过硬、业务精湛的专业队伍;同时,以“严细实”标准狠抓作风建设,推行“专人对接、限时办结”服务模式,显著提升了运行效率和服务质量,为机构编制工作的高质量开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绘就履职蓝图,打通基层治理“神经末梢”。针对基层职责交叉、边界模糊等问题,礼泉县积极探索镇(街道)履职事项清单管理,精心勾勒基层履职“清晰蓝图”。通过党委统筹、专班联动、顺畅机制“三措并举”,夯实组织基础;依托全员参与、全要素梳理、全范围深挖“三步走”策略,打牢编制基础;运用查缺补漏、细致审核、严格程序“三重保障”,筑牢审核基础。这一清单管理体系有效厘清了县乡权责边界,推动了治理重心下移、资源下沉,为提升基层治理能力和服务水平提供了清晰的制度遵循和行动指南。
深耕核查沃土,夯实体制机制“运行根基”。机构编制核查是确保资源规范配置、提升治理效能的关键抓手。礼泉县将核查工作摆在突出位置,构建起“全流程闭环”管理的工作体系。坚持“底数清、情况明、数据准”原则,常态化开展基础信息摸排与部门数据共享,对发现的问题实行“台账式管理、销号制整改”。同时,积极推动核查方式从“传统人工”向“智慧赋能”转变,依托省级管理信息系统实现“线上+线下”联动,并将核查工作与改革任务相结合,动态优化职能配置,推动编制资源向重点领域和基层一线倾斜,为全县体制机制高效运行提供了坚实保障。礼泉县通过一系列扎实有效的举措,实现了机构编制工作的整体跃升,其经验做法对于推动县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