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秦都市报-三秦网讯(白树友 记者 赵丽莉)今年1至10月,中欧班列(西安)开行5063自然列,同比增长16.3%;运送货物总重556.4万吨,同比增长12.9%;发送50.5万标箱,同比增长10.5%—— 一连串亮眼数据的背后,离不开西安市市场监管部门的精准赋能。作为优化国际化营商环境的关键力量,西安市场监管系统以标准化赋能、知识产权护航、公平竞争筑基、部门协同发力的多元举措,让中欧班列这一“钢铁驼队”在欧亚大陆上跑出“加速度”。
标准化赋能,打造企业出海“金钥匙”
“标准化是国际市场的‘通行证’,更是企业参与全球竞争的‘硬实力’。”西安市市场监管局深耕“政策引领、服务赋能、生态培育”三位一体标准化发展战略,为企业量身定制标准服务体系。支持隆基绿能牵头制定光伏组件国际标准IEC61215,推动其海外市场份额提升30%以上;助力爱菊粮油开展海外标准化试点,实现中哈小麦进口标准互认,打造粮油贸易标准化合作样板。截至目前,西安已主导和参与制定国际标准309项、国家标准 1126 项,数量稳居全省第一、全国前列。今年,西安还将启动“标准国际化跃升行动”,聚焦光子、半导体等新兴产业组建标准创新联合体,推动更多“西安智造”规则走向世界。
知识产权护航,筑牢海外发展“防火墙”
作为西北唯一的国家级知识产权“双示范”城市,西安持续为企业“出海”扫清障碍。通过实施重点产业专利导航工程、开展知识产权海外预警分析、支持国际专利和商标布局,西安PCT专利申请量和马德里商标注册量占全省90%以上,累计培育国家级知识产权优势示范企业147家。同时,构建“1+3+2”海外保护机制,联合涉外法律服务机构、仲裁中心等提供全链条服务。今年,西安还将高标准建设“一带一路”知识产权交易服务中心,拓展专利评估、交易撮合等新业态,完善企业海外维权协同服务体系。
公平竞争筑基,实现内外企业“零差别”竞技
优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公平竞争是核心。西安通过深化市场准入改革、清理市场壁垒、整治涉企违规收费等“组合拳”,为内外资企业打造一视同仁的市场环境。在政务服务方面,推行标准办、网上办、集成办、免费办、便捷办“五办模式”,为重大招商引资项目提供“一对一”全流程跟踪服务,让企业办事更便捷高效。
“西安肩负国家中心城市建设使命,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地位独特。”西安市市场监管局党委书记、局长郝生旺表示,将进一步深化市场准入、市场竞争等重点领域改革,拓展“一次办”“跨省通办”“掌上办”等服务,全力营造内外资企业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让中欧班列持续畅通东西贸易,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强动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