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13日,穆泽润在十五运会攀岩项目男子难度比赛中(资料照片)。
本报记者 张江舟文/图
11月15日晚,广州大学城体育中心极限运动中心灯火璀璨。随着女子攀石决赛最后一名选手完成攀爬,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攀岩项目结束全部比赛。本届全运会攀岩项目全面对标2028年洛杉矶奥运会,首次将难度赛与攀石赛设为独立单项。陕西攀岩队派出精锐阵容征战男子难度、女子难度、女子攀石等多个项目。年轻选手初露锋芒摘得两银,老将用坚守诠释热爱,在岩壁之上共同书写了三秦健儿的拼搏篇章。
11月13日晚的男子、女子难度决赛,成为陕西队的高光时刻。难度攀岩赛场,10余米高的岩壁考验着选手的技术、体能与临场智慧。男子难度决赛中,8名晋级选手依次挑战同一路线。44号岩点处的复杂构型成为全场“拦路虎”,前4位选手均在此“折戟沉沙”。
陕西选手穆泽润第5位登场。这名年轻小将并未被比赛压力影响,站在岩壁下从容观察岩点布局,仔细推演攀爬线路。起步后,他没有急躁冒进,每一步的落点都精准稳健,重心转换流畅自然。当他稳稳抓住44号岩点,以教科书般的动作顺利通过难点时,现场观众爆发出雷鸣般的喝彩。尽管在冲击50号岩点后体力不支脱手,但这一高度已足够让他锁定银牌。最终,湖北队潘愚非登顶夺金。“我对今天自己的表现非常满意,在最后几个岩点确实已经拼尽全力。”赛后,穆泽润说,“我还年轻,未来要继续打磨技术,挑战更高目标。”
紧随其后的女子难度决赛,陕西名将骆知鹭延续强势表现。面对同样严苛的赛道,她在简短观察后迅速出发,攀爬节奏明快紧凑,几乎无须停顿调整。一路过关斩将至52号岩点,在冲击顶点时不慎脱落。骆知鹭最终以出色表现摘得银牌。鲜为人知的是,过去一年,骆知鹭在精进技术、适应不同线路的同时,也在与伤病抗争。能站上十五运会赛场并夺得奖牌,对她而言已是巨大胜利。“这枚银牌是对坚持的最好回报。我为自己能顶住压力感到骄傲。”骆知鹭赛后坦言。
在女子难度赛场,还有一个特殊的身影牵动着观众的心——1998年出生的陕西老将向红春。她见证了中国攀岩项目从训练条件艰苦到如今蓬勃发展的全过程,也是本届全运会该项目唯一一位“90后”选手。线路一比赛中,她在26号岩点意外失误掉落,最终以第24名的成绩结束了本届全运会征程。“当时想着能在那个位置定住,掉下来确实在意料之外,但我已经尽力了。”面对遗憾,向红春心态平和。谈及年龄带来的挑战,她直言:“这个阶段对训练要求更高,体能付出要更多,但对攀岩的热爱让我不会轻易放弃。只要有比赛机会,我就会坚持参加。”
11月15日晚的女子攀石决赛,成为骆知鹭的又一次挑战。
攀石项目采用不超过5米高的岩壁,设置4条短线路。选手需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尽可能多的线路,考验爆发力与线路解读能力。岩壁上的岩点在灯光映照下如散落的星辰,氛围感拉满的赛场见证巅峰对决。然而比赛中突发小插曲,骆知鹭在迅速完成攀爬后,被裁判判定起步犯规,要求重爬。额外的消耗对她后续的体能分配造成不小影响。此次判罚影响了骆知鹭的比赛心态。尽管她全力调整状态,在各条线路中展现出扎实的技术功底,但最终未能复制难度赛的奖牌荣光,以34.8分位列第4名。
“重爬确实挺耗体力的,但比赛就是这样,有遗憾也正常。”赛后骆知鹭心态坦然,脸上依旧带着从容的笑容,“把心放宽就好。我知道这不是我的真正实力,未来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当晚,广东队选手李美妮以99.2分夺金,队友张悦彤以84.1分摘银,湖北队选手获铜。其他顶尖选手的精彩表现,让骆知鹭看到了差距与努力的方向。
从11月12日预赛打响到15日全部赛事收官,陕西攀岩队在多个项目中展现了多元化的竞争力。年轻选手如穆泽润、骆知鹭在大赛中历练成长,用奖牌证明了自身潜力;老将向红春以热爱坚守赛场,为后辈树立了榜样。本届全运会攀岩项目,不仅让赛事更贴近奥运标准,还为年轻选手提供了更广阔的展示平台。而陕西攀岩队的精彩表现,正是中国攀岩项目人才梯队建设成果的缩影。
赛场上的每一次攀爬、每一次跳跃,都是对自我的挑战;每一滴汗水、每一次坚持,都闪耀着体育精神的光芒。尽管女子攀石项目留有遗憾,但两枚银牌的收获已足够亮眼。更重要的是,陕西攀岩健儿在全运会舞台上展现出的从容、坚韧与热爱,让人们看到了攀岩运动在三秦大地上的发展前景。未来,年轻选手将带着经验与感悟继续前行,老将仍将坚守热爱,陕西攀岩队必将在更高舞台上书写更多精彩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