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重点新闻网站  三秦都市报官网

大唐芙蓉园东仓鼓乐社获授“西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习所”称号

大唐芙蓉园东仓鼓乐社获授“西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习所”称号

西安发布 2025-11-23 15:29:56
分享到:

近日,大唐芙蓉园东仓鼓乐社再获殊荣,由西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正式授予"西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习所(西安鼓乐)"荣誉牌。这一称号标志着东仓鼓乐社在非遗保护与传承方面的工作获得了官方认可,成为西安鼓乐在2025年传承之路上的一座重要里程碑。

西安鼓乐被誉为"中国古代音乐的活化石",起源于隋唐宫廷燕乐,至今已有1300多年历史。东仓鼓乐社作为西安鼓乐三大流派中的僧派代表,其历史可追溯至隋唐时期,完整保留了唐代宫廷燕乐遗风。该乐社自2006年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以来,保护与传承工作持续深入推进。

2025年,在曲江文旅的创新引领下,大唐芙蓉园以东仓鼓乐为抓手,开展了一系列创新举措。在文旅融合方面,景区明确提出将非遗保护与文化旅游深度融合的战略方向,通过"文化+旅游"模式,将东仓鼓乐打造为大唐芙蓉园的文化名片。通过"长安舞会·音乐季"、"长安诗会·书画季"等系列沉浸式活动,丰富游客体验,实践"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的核心理念。

在传习基地建设方面,大唐芙蓉园对东仓鼓乐社的传习内容进行了全面提升,为乐师提供更多演出展示机会,增加合作机遇,积极拓展发展空间。自2006年4月入驻大唐芙蓉园紫云楼以来,东仓鼓乐社结束了漂泊历史,获得了稳定的传承场所,为非遗传承与创新注入了全新活力。

东仓鼓乐社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果。数字传播方面,自2022年4月开启短视频直播以来,乐社不断创新传播方式,目前已拥有71万粉丝,视频播放总量超4亿,话题讨论度达9800万,成为名副其实的"非遗推广官"。

艺术创新方面,乐社打造的唐代宫廷燕乐《鼓》入选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保护实践优秀案例,多次获得非物质文化遗产推广荣誉,并登上央视舞台。同时,乐社通过多次在国际化平台演出,显著提升了西安鼓乐的国际影响力。还曾在央视春晚西安分会场大放异彩,俘获大批海内外观众和粉丝。

这些成就离不开一代代鼓乐人的坚守与奉献。从传承人赵筱民先生半个多世纪的执着坚守,到齐兴峰等新生代传承人借助新媒体的创新传播,正是他们的努力让千年唐音在当代继续回荡。

如今,来自海内外的游客每天11:00可在大唐芙蓉园紫云楼三楼欣赏东仓鼓乐社的常态化演出,亲身感受这份穿越千年的音乐瑰宝。每一次击鼓、每一曲笙歌,都是与历史的对话,都是非遗生命力的精彩绽放。


(编辑:李嘉诚(见习))

(责编:舒悦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