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重点新闻网站  三秦都市报官网

陕西能源五企鹏城绽放 荣膺电力安全文化精品工程殊荣

——“一企一特色”安全文化体系入选全国典型案例,彰显国企安全治理新高度

陕西能源五企鹏城绽放 荣膺电力安全文化精品工程殊荣

——“一企一特色”安全文化体系入选全国典型案例,彰显国企安全治理新高度

2025-11-24 17:40:46
分享到:

三秦都市报-三秦网讯(通讯员 王建国)2025年11月14日,中国(深圳)国际高交会电力设备“五新”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电力安全文化建设论坛,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隆重举行。陕西能源投资股份有限公司旗下赵石畔煤电、清水川能源、商洛发电、陕能新疆、麟北发电五家“全国安全文化建设示范企业” 集体登榜,同获“2025年电力安全文化精品工程”殊荣。这五家企业不仅实现了长周期安全稳定生产,更标志着陕西能源构建的“一企一特色、全域树标杆”安全文化体系,已从企业内部管理实践升华为破解行业安全治理难题、推动电力安全高质量发展的示范样本。

成果示范:从“个案突破”到“体系输出”,填补行业实践样本

本次五家企业的安全文化建设成果,被收录入《2025 年电力安全文化建设典型案例汇编》,并报送国家相关部委、面向全国发行。其核心价值在于,为电力行业不同业态、不同场景提供了“可复制、可适配、可升级”的实践路径与解决方案。

跨业态深度融合,树立协同标杆:赵石畔煤电率先打破煤、电行业间的传统管理壁垒,创新构建“煤电一体化大安全大应急”管理体系。电厂借鉴煤矿“精细化三述两清”、煤矿引入电厂“两票三制”,实现资源共享、风险共防。该公司连续安全生产超3360天、两台百万千瓦机组四年“零非停”的成绩,为全国煤电一体化项目的安全协同管理树立了行业典范。

高风险精准管控,破解共性难题:面对电力行业“高风险作业复杂、外委人员素养参差”的管理痛点,商洛发电创新实施“三讲一落实+百错图”机制 。“三讲”推动操作流程标准化,使两票合格率从98%升至100%;“百错图”则将动火、有限空间等高危作业中的典型违章行为可视化,有效解决“风险划分不清、预控措施笼统”难题。该机制已成为高风险作业管控的标准化模板。

边疆与绿色场景,贡献特色智慧:陕能新疆立足“一带一路”能源保供战略,将安全文化与亲情化管理相结合,打造“3314”管理模式,并配套“翼呼百应”智能调度系统,实现应急指令传达从10分钟缩至3秒,为边疆能源项目安全建设提供“新疆智慧”。麟北发电作为陕西最大煤矸石电厂,秉持“防风险、除隐患、守红线、保安全”的“四位一体”安全理念,积极布局煤泥增掺、火储联调、厂内分布式光伏开发及生物质掺烧等发展技术,并通过“火电+储能”联合调频方式,创建循环流化床锅炉宽负荷超净排放示范项目,实现绿色循环与安全管理深度融合。2024年,该公司隐患整改率达到100%,为新能源与传统能源耦合发展提供了可靠的安全范本。

实践示范:“文化+科技+制度”三维赋能,重塑安全治理底层逻辑

安全治理体系的升级,离不开文化的内在引领、科技的有力支撑与制度的根本保障。陕西能源五企摒弃传统“经验式管理”模式,系统构建起“文化引领方向、科技提升效能、制度夯实基础”的三维赋能体系,为行业安全治理提供可借鉴的方法论。

文化铸魂,破解“被动安全”难题:清水川能源以“尚水”文化为核,将水的“至清(隐患清零)、至柔(文化浸润)、坚韧(制度执行)” 融入安全管理全过程。通过VR安全体验区(年培训600余人次)、每日3分钟“风险预警+案例提醒”班前会,有效引导员工从“要我安全”向“我要安全、我会安全、我保安全”转变。该公司连续安全运行4730天的纪录,印证了文化对安全行为的深层塑造力。

科技赋能,突破人力管控局限:五家企业普遍加大智能技术投入,推动安全管理从“人防为主”向“人防+技防+智防”转型。赵石畔煤电部署智能点巡检系统与干部走动式管理APP,实现隐患“日清日结”;陕能新疆运用智能巡检机器人替代人工开展高危区域巡检,通过“一机一码”实现设备全生命周期追溯管控;麟北发电为员工配备智能定位工牌,实时追踪人员轨迹、预警危险区域,使安全管控更精准、更高效。

制度兜底,避免文化悬浮风险:抽象的安全文化理念,需要刚性制度支撑才能转化为实践成效。赵石畔煤电构建“安全文化树”模型,以“三化筑基、四大体系为干”,形成层次清晰的管理架构;陕能新疆的“3314”模式,明确三项制度、三个系统、一套机制、四项工具的具体内容;麟北发电推行“7S”现场管理标准,让每项安全要求都有章可循、有据可依。完善的制度体系使安全文化从“软实力”转化为“硬约束”,为行业提供了“文化不悬空、制度能落地”的实践路径。

价值示范:从“企业安全”到“行业共安”,彰显国企责任担当

作为肩负国家能源安全重任的国有企业,陕西能源五企始终跳出“企业自利性”局限,主动将自身安全文化建设成果转化为行业公共资源,以实际行动践行“企业安全”到“行业共安”的责任担当。

经验共享常态化:赵石畔煤电作为行业典型,多次在全国性安全论坛作专题经验交流,其“知・行”安全文化手册、“煤电一体化协同” 机制等成果,通过行业协会、案例汇编等渠道向全国推广。2025 年以来,已有10余家省内外电力企业专程赴五家企业考察学习,先进经验在更大范围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积极参与标准建设:五家企业在安全文化实践中形成的“高风险作业管控流程”“外委人员安全培训规范”“智能安全设备应用指南”等成果,为行业安全管理标准制定与完善提供了鲜活实践依据,有力推动行业安全管理从“各自为战”向“标准统一、体系共建”迈进。

精准适配能源战略:无论是服务“西电东送”的赵石畔煤电、助力“一带一路”的陕能新疆,还是践行“双碳”目标的商洛发电、麟北发电,其安全文化建设均与国家能源战略部署同频共振。这充分证明,企业安全治理不仅是内部管理的核心事务,更是服务国家能源安全大局、行业绿色转型的重要支撑,为国企履行安全主体责任提供了清晰的价值坐标。

“五企获奖不是终点,而是行业安全共富的起点。”陕西能源主要负责人表示,未来将持续将推动“一企一特色”向“一企一标杆”升级,深化跨区域、跨行业的安全文化交流与协作,努力让陕西能源的实践成果成为更多企业破解安全难题的“金钥匙”。

从鹏城领奖到全国示范,陕西能源五家企业正以安全文化的“软实力”,铸就安全治理的“硬支撑”,为构建更安全、更高效、更绿色的现代能源体系注入源源不断的持久动力。

(编辑:舒悦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