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秦都市报-三秦网讯(通讯员 王建国)近日,在全国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向纵深推进的关键节点,陕西能源投资股份有限公司(简称陕西能源)推出第二批共计17项各具特色、成效显著的创新成果。这些成果横跨智能管控、机制重构、文化培育、技术革新四大维度,不仅精准破解了传统安全管理痛点堵点,更构建起“科技赋能、机制保障、文化引领”的立体防控体系,为能源行业安全生产转型升级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陕能方案”,彰显了国有能源企业守护安全生产底线的责任与担当。
科技赋能:数字化转型让安全管控精准高效
数字化、智能化技术的深度应用,成为陕西能源安全管理提质增效的核心引擎。在赵石畔煤电,“一机一码”风险画像系统让设备安全管理实现“一码通办”。每台设备均配置专属安全管控二维码,整合风险分级清单、隐患排查记录等关键信息,作业人员扫码即可获取精准操作指引,既大幅缩短信息检索时间,更助力青年员工快速提升风险辨识能力,让设备管理从“经验驱动”转向“数据驱动”。
冯家塔运营在智慧矿山建设中屡创标杆。全国首个煤矿井下变电所智能门禁系统,融合人脸识别、AI视频分析、电子围栏等技术,实现人员进出管控、巡检轨迹监督、危险区域入侵检测全流程智能化,既破解无人值守变电所监管难题,每年更节省人力资源成本近1.3万元。“煤仓无人化”技术通过远程控制防溃仓液压闸门,实现井下放煤“零接触”,从根本上杜绝溃仓事故人员伤害,同时提升放煤效率30%,年节约人力成本60万元。在瓦斯检测领域,该矿业研发的 “一阀双测”快速切换装置斩获国家专利,通过优化结构设计,将单次检测时间从5分钟压缩至1.5分钟,准确率提升至99.5%,为煤矿瓦斯防治提供了高效技术支撑。
陕能新疆打造的“数字强安”体系更是数字化防控的集大成者。该体系整合VR安全培训、智能培训APP、高危作业视频监控、轮式智能巡检机器人等多元手段,构建起全链条安全预警矩阵。5台智能巡检机器人具备热成像测温、有害气体检测等多项功能,覆盖60%以上正常巡检区域和100%高风险区域,设备故障预警准确率超95%,成功提前预警3起潜在重大事故,让安全监管从“被动应对”转向“主动预判”。
机制聚力:制度重构让安全管理闭环有力
打破传统管理瓶颈,重构科学高效的安全管控机制,是陕西能源安全创新成果的鲜明特色。赵石畔煤电创新设立“违章治疗室”,摒弃“以罚代管”的单一模式,构建“通知住院——会诊分类——把脉诊断——入脑入心治疗——效果判定——病愈出院——跟踪回访”的全流程诊疗体系,让违章员工从“被动受罚”变为“主动改错”。截至目前,12名接受“治疗”的员工均深刻认识到行为危害,公司实现双机四年“零非停”的优异成绩。
针对特殊高危作业风险管控难题,陕能新疆推行的“九步断风险”工作法,建立从申报、研判、交底到应急、复盘的全流程闭环管理措施,有效解决安全措施与实际风险不匹配、审批流程流于形式等问题,确保每项高危作业均处于受控状态。麟北发电创新“风险数据库与作业票证智能耦合”模式,将风险管控措施自动嵌入工作票、操作票流程,使作业前准备时间缩短40%,人为遗漏风险降低90%,实现风险管控从“纸面”到“现场”的无缝落地。
双向交底与可视化管理机制更显创新智慧。陕能新疆 “安全生产技术双向两交底”机制通过角色互换,让工作班成员主动从“人、机、料、法、环”五维度辨识风险并汇报管控措施,工作负责人再补充完善,使风险点识别率提升60%,措施执行率从70% 跃升至98%。赵石畔煤电的“知・行”双防机制构建起“一库一图一卡两清单”可视化管理体系,涵盖20个专业门类、20020项作业风险,为安全生产筑牢制度屏障。凉水井矿业推行“积分制”“记分制”双轨考核,每月提取100余万元作为奖励资金,对全员实行“积分制”激励、对中层干部实行“驾照式”记分管理,通过科学考核倒逼责任落实,2025年上半年涉险事件同比下降 66.7%。
文化铸魂:价值引领让安全理念入脑入心
以文化凝聚共识,用亲情筑牢防线,陕西能源将安全文化建设融入生产经营各环节,实现了安全管理从“要我安全” 到“我要安全”的根本转变。陕能新疆打造准东园区首家沉浸式安全文化广场,以泰山石核心标识、安全展板、警示显示屏等硬件为载体,配套班前宣誓、家属开放日等常态化活动,让“思危、尚预、遵规、立安”的理念深入人心。
“家文化・真牵挂”活动成为亲情化安全管理的典范。陕能新疆组织员工家属录制安全寄语视频,在班前会播放后开展集体宣誓,邀请员工分享家庭安全故事。亲情的力量唤醒了员工的责任意识,使违章作业次数下降50%,员工主动排查隐患数量同比增长60%,形成“企业重视安全、员工守护安全、家属监督安全”的良性互动格局。冯家塔运营“夜课学堂”固定每周二、周五开展培训,由中层管理人员主讲,内容涵盖规章制度、操作技能、事故案例等,通过“考核挂钩 + 线上线下全覆盖”模式,使员工规章制度执行力提升35%,违规操作次数下降28%。
在现场管理中,可视化安全标识成为直观防线。陕能新疆“三色脚手架验收牌”采用红、黄、绿三色分别标识不合格、需完善、可使用三种状态,配合规范验收流程,使脚手架验收效率提升 30% 以上,投入使用后未发生相关安全事故。赵石畔煤电的“小阀门大安全”方案,通过阀门安全盒锁和统一温度计的双轨提升,既避免了操作人员受伤风险,又实现了温度监测标准化,设备检查效率提升40%。
示范引领:经验推广为行业发展注入新动能
此次发布的17项创新成果,是陕西能源各权属企业立足实际、勇于探索的智慧结晶。从智能技术创新应用到管理机制优化重构,从文化培育柔性引导到技术装备革新升级,这些成果不仅有效破解企业自身安全管理难题,更形成一系列可复制、可推广的实践经验。
赵石畔煤电“知・行”双防机制、麟北发电“两票智能耦合”模式、陕能新疆的“3314”安全管理模式等已得到广泛认可,先后接待多家单位观摩交流;冯家塔运营的“无人值守+电子围栏”“煤仓无人化”等技术成果通过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陕西局专项验收,并在行业内推广应用。凭借持续的安全管理创新,陕西能源多家权属企业获评安全生产标准化一级企业、全国安全文化建设示范企业等荣誉称号,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向好。
当前,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已进入决战决胜阶段。陕西能源将以第二批创新成果发布为契机,持续深化安全管理创新,加大成果推广应用力度,不断完善“科技+机制+文化”的安全管理体系。同时,积极分享实践经验,与行业同仁携手共进,为推动能源行业安全生产高质量发展、筑牢国家安全生产防线贡献更大的陕能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