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四五”以来,中国电信陕西公司(以下简称“陕西公司”)传承红色基因,坚守初心使命,主动服务和融入陕西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把央企担当写进三秦大地:千兆光网普及、万兆试点领跑,城乡同网同速,共享数字红利;云网融合破“孤岛”,算力调度更高效,融数赋智,夯实数字社会新基石。
从黄土高原到秦巴山区,中国电信人以创新为笔、以实干为墨,铺就信息高速,赋能千行百业,点亮千家万户,为陕西高质量发展添上数智引擎,交出一份厚重提气的“五年答卷”。
筑牢数智底座 畅通经济社会“大动脉”
“十四五”期间,陕西公司落实集团战略与满足地方发展需求紧密结合,全力打造智能化综合性数字信息基础设施,为陕西高质量发展筑牢数智底座。
织密三秦信息“神经网络”。陕西公司以“信号升格”行动为引领,累计开通5G基站5.58万个,实现全省乡镇及以上区域100%覆盖。在热点区域部署5G-A基站达5000站,并建成千兆光网端口1600余万个,实现所有行政村及以上区域千兆全覆盖。卫星通信服务也在应急、旅游等领域广泛应用,手机直连卫星用户数突破60万。
构建数字陕西“智能中枢”。陕西公司着力推进云网融合,构建“3+20+X”的“一城一池”云计算资源布局,算力规模超4PFLOPS。其发布的全国首个量子安全算力专网与量子城域网试验网,为政务、医疗、工业等各行业提供了安全、多样的算力支撑。位于西咸新区的中国电信云计算(陕西)基地,已成为西北地区规模最大、等级最高的数据中心之一。在宝鸡市建成全国首家市级视觉超算中心,成为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
加快数实融合 助力发展新质生产力
作为数字陕西建设的主力军,陕西公司推动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赋能千行百业数字化转型。
赋能产业数字化升级。为能源、制造、交通、矿山等多个行业提供5G定制网服务。法士特5G“零碳黑灯工厂”、陕汽智造、莱特航空、小保当智慧矿区等一大批标杆项目“多点开花”,助推传统产业智能化升级。
布局人工智能与新兴领域。构建“算力、平台、数据、模型、应用”五位一体的AI服务体系。助力咸阳打造全省首个基于星辰大模型的AI政策服务平台“咸企通”,使政策解析准确率提升45%。在低空经济等新兴领域,与西咸新区共建无人机试飞基地,入驻企业10家,完成130余次、700余公里试飞。7月,完成首飞;10月,再获批三条物流无人机航线,为低空物流技术验证与应用研究奠定基础。
增进民生福祉 共享数智美好生活
陕西公司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让数字技术惠及三秦百姓,持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建设数字乡村。在陕南安康、陕北延安等地,数字乡村平台通过智慧大屏、云广播、AI应用等,构建起乡村治理与服务的数字化体系,支撑智慧农业与文旅融合,有效赋能乡村振兴。目前,陕西公司在全省建设数字乡村示范村超7000个,有力缩小了城乡数字鸿沟。
打造智慧社区。在西安曲江新区、渭南高新区等地,天翼智慧社区平台集成了智能安防、井盖监测、独居老人关怀等应用,实现了事务“随手办”、服务“指尖达”。目前全省已覆盖超8000个智慧社区,推动社区治理与服务向智能化、精细化迈进。
设立“爱心翼站”。在全省1500余家营业厅内设立“爱心翼站”,为户外工作者提供歇脚、饮水、充电等暖心服务,并常态化开展反诈课堂、助老活动1200多场,累计服务超100万人次,成为彰显央企社会责任的重要窗口。
赋能基层治理。践行“云改数转智惠”战略,智慧警务接入派出所,通过“智慧派出所平台+AI应用”助力基层派出所提升数字化能力;一键食安接入550个市监所,接入摄像头4.4万余个,以科技之力穿透食品安全的“信息壁垒”,让消费者看得明白、吃得放心。
面向即将到来的“十五五”,陕西公司将继续坚守初心使命,勇担央企责任,以更加昂扬的姿态、更加坚实的步伐,持续夯实网络根基、拓展应用场景、强化安全保障,为谱写陕西高质量发展新篇章贡献更大力量,在新时代新征程上持续交出优异答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