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国家呼吸医学中心向全国多个省份推广、普及无管微创技术。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是陕西首家引入该技术的医疗机构,至今已完成近千例相关手术。近日,记者走访该院,探访无管微创技术如何在胸外科手术中发挥作用,帮助患者快速康复。
11月15日,榆林患者李宝莱(化名)因持续咳嗽、胸闷到唐都医院就诊。胸外科主任闫小龙针对患者肺部受到慢性损伤,并有肺结核治疗后遗症的情况,为其制定无管微创手术方案。
“患者如果采用传统双腔气管插管手术,术中呼吸抑制风险大,术后恢复时间也会延长。”闫小龙说,“传统插管手术虽便于操作,但会刺激气道,增加肌肉松弛和感染等风险。”
11月17日,手术当天,该院麻醉科主任高昌俊带领团队为李宝莱实施麻醉。麻醉医生摒弃传统胸外科常用的肌松药,改用“区域阻滞+适度静脉麻醉”的复合模式,用喉罩完成了手术。术中,针对呼吸动度大等问题,团队及时调整麻醉深度,减少药物使用量,避免了呛咳、咽痛、声音嘶哑等并发症的发生。
手术持续约两个小时,术后当天,患者即下地走路。第二天,患者顺利拔除胸管,感受到了久违的轻松。闫小龙说:“很多患者术后惊讶地发现,手术并没有想象中那么痛苦,也没有出现传统手术后的咽痛、声音嘶哑或呛咳等情况,这是无管微创技术最直观的优势。”
“无管微创技术对麻醉团队的经验以及突发情况处置能力都提出了极高要求。”该院副院长雷杰说,医院通过技术推广、业务培训和专项指导等措施,培养技术人才,确保每台不插管手术都有经验丰富、技术过硬的麻醉医生跟台,让无管微创手术既安全又高效。
据了解,1996年,国家呼吸医学中心何建行教授团队首创无管微创技术。历经近30年发展,无管微创技术现已成熟应用于胸外科手术,并在全国部分医疗机构应用。为进一步推动技术普及,该中心推动成立肺肿瘤早筛与无管微创技术联盟,并于今年6月发起“无管中国行”活动。无管联盟秘书处刘辉教授介绍:“除唐都医院外,空军第九八六医院、西安国际医学中心、西安交通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商洛市中心医院等医疗机构均已开展无管微创手术,让更多患者享受技术进步带来的好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