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重点新闻网站  三秦都市报官网

从“创业先锋”到“科技领军” 西安中振集团三十载奋进路

从“创业先锋”到“科技领军” 西安中振集团三十载奋进路

2025-11-25 18:10:37
分享到:

赴红色基地学习。

中振集团园区二期项目开工仪式。

国外展会现场。

“月宫赐福 情满元宵”文艺晚会。

从1995年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一间租赁的几平方米门面房出发,到2025年成长为横跨军工、高技术服务、高端制造、智慧农业、生命科学等领域的科技控股集团,西安中振科技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振集团”)用三十年写下了一部“科技报国、实业兴陕”的奋斗史。

三十年风雨兼程,中振集团始终秉承“质量为本、服务至上”的初心使命。在资金拮据的初期,创业夫妻二人把绿皮车硬座当“旅馆”,肩扛手提、日夜兼程运送货样,他们以诚信开路、以品质立身、以服务暖心,把汗水洒在站台与柜台之间,换来首批客户的信任与订单,为中振集团奠定最初的基石。

三十年砥砺奋进,中振集团始终坚持党的领导,紧扣国家战略、市场需求和科技发展趋势,加大自主研发和科技创新力度,加强科技人才培养,不断提高核心竞争力,在党建引领、科技强基、产业立企的壮阔实践中,交出了一份高质量发展的时代答卷。

党建引领 红色引擎把稳发展方向

企业的稳步发展离不开正确的政治方向指引。中振集团自创立之初就高度重视党的组织建设工作。1997年,企业尚处初创阶段,董事长王振军便提出“党建引领创业路”,强调党建引领是确保发展方向正确、凝聚各方力量的关键所在。

2003年10月,在上级党委的大力支持下,西安中振电子有限公司党支部正式成立。自成立以来,党支部严格落实“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等基本制度,王振军作为党支部书记,切实提出立足经济效益一个着眼点、培养好两支队伍、搞好三个配合、强化四个建设的“一二三四”工作法,坚持“围绕发展抓党建,真抓,用制度管事;抓好党建促发展,实干,用考评管人”的党建工作总思路,将党建是第一责任与发展是第一要务紧密结合,培养了一支德才兼备的党员队伍和技术骨干。

在某型号产品升级项目中,面对技术难题和时间压力,集团党支部迅速组建党员技术骨干攻坚小组,组员赵凡凡主动担当,与厂家工程师反复沟通钻研,成功将产品升级达标,达到行业领先技术水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铸就了“中振品牌”的金字招牌。

这背后既是中振集团持续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坚定步伐,也是集团把党的领导有效融入企业治理各个环节,把党的建设与生产经营有机融合,为企业发展注入了强劲动能的生动实践。

此外,集团不断健全共青团、工会、妇委会等群团组织设置,使组织触角延伸到企业各个角落。企业连续多年被省、市、区各级组织授予先进基层党组织、“经营管理 科技创新 市场开拓”先进集体,基层先进团支部组织、双文明单位等荣誉。红色引擎成为中振行稳致远的“方向盘”。

创新驱动 激活企业发展动能

中振集团的创业史,正是一部以创新驱动发展的奋斗史。

“我们始终将创新驱动作为企业发展的核心战略,通过产学研合作、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不断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王振军说。这一理念已深度融入企业的发展血脉,其前瞻性早在15年前便得以彰显。

2000年,王振军敏锐洞察到金属防腐领域的巨大潜力与绿色环保的时代要求,毅然成立了西安达克罗涂复工业有限公司,率先从日本引进达克罗金属表面处理技术,并在争取到能在原有技术基础上进行局部改良的许可后,自主研发,在溶液配方等关键环节取得突破,成为该技术在西北地区的开拓者。凭借这一核心技术,中振集团成功参与到三峡工程、青藏铁路、秦山核电站等一批国家重点项目的建设中,为桥梁构件、输电塔架、压力容器等关键部件进行防腐处理。

在此基础上,集团的创新体系不断深化。在人才队伍建设方面,集团不仅注重内部人才的挖掘与培养,还积极通过市场化机制引进专业人才,持续优化团队结构,组建了一支由资深院士、国家级专家领衔,共计数十人的高素质研发团队。

大力开展产学研合作,先后与航天科技、兵器工业、西北工业大学、长安大学、苏州大学等多家国家级军工科研院所及高等院校建立了长期战略合作关系,通过共享资质与研发资源,共同开展前沿技术攻关。

近年来,集团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在智能系统,特种后勤装备等领域实现多项突破。集团总经理王一尘作为无人机研发与开拓国际市场的关键人物,带领团队不断实现从技术攻坚到市场开拓的跨越式发展。她凭借10年海外留学经历及国际视野,敏锐捕捉到先进制造业的广阔前景,带领企业积极响应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亲赴沿线国家拓展合作,依托产品性价比优势,成功打开国际市场。在技术研发方面,王一尘带领团队攻克多项无人机关键技术难题,成功研制出单兵无人机,显著提升单兵作战能力。完成某型油动无人机升级及新型导电吸波材料研发,有效解决85公斤级电动垂直起降无人机电磁辐射过大问题等,助力集团累计获得专利26项,推动公司无人机产线年产突破2000架。

随着创新能力的持续增强,目前,集团市场覆盖已扩展至亚洲、欧洲、非洲等全球10余个国家。2025年3月,中振集团凭借其在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和新颖化方面的突出表现,荣获“专精特新科技引领奖”,获评“民营科技领军企业”。

产业强链 构筑协同发展新格局

中振集团的创新基因,不仅体现在技术研发上,更体现在其多元化的产业布局实践中。

2011年,中振集团在咸阳市三原县注册成立了陕西中振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标志着中振正式进军新材料与先进制造领域。在此基础上,集团于2018年启动三原园区一期项目,专注于为军工、航空航天等高端装备提供核心零部件。与此同时,前瞻性布局防务科技领域,成立了西安中振防务技术有限公司,专注于智能系统、特种后勤装备领域。至此,中振实现了从“提供部件”到“打造核心”的战略跃升。2020年,中振集团完成历史性跨越,正式注册为西安中振科技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实现了从区域性公司向全国性科技集团的转型升级。2023年,集团再度发力,启动三原园区二期项目,引入世界500强企业奥的斯机电的电梯一体机生产线,总投资1.4亿元,全面提升园区智能制造水平。

在深耕高端制造的同时,中振集团积极推进科技成果向民生领域转化。集团精心打造的软体高压氧舱利用高压氧疗技术,通过增加氧气浓度和适度提高气压,帮助人体更好地吸收氧气,从而改善睡眠,目前已服务于边防部队、高原矿区、老年康复机构等。在现代农业领域,集团自主研发的“农神”植保无人机,凭借其出色的续航能力、载荷性能、复杂地形适应能力和雾化程度高、飞播颗粒均匀,减少农药使用量及农药残留、避免人与农药直接接触等特点,已在陕西、四川、福建等地服务农田面积超百万亩,有效促进了农业生产的智能化升级。此外,集团还联合国内外科研机构布局干细胞疗法等前沿领域,推动再生医学的产业化发展。

通过构建完整的产业链条和建立全球化业务网络,中振集团不仅实现了自身的高质量发展,更展现出科技企业服务国家战略、造福社会民生的责任担当,为未来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十年砥砺奋进,中振集团以党建为舵,以创新为帆,在时代的浪潮中破浪前行。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中振人必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继续秉持科技报国之志,于百舸争流中再启航,在千帆竞发中勇争先,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陕西新篇章作出更大贡献。

(编辑:钟雨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