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秦都市报-三秦网讯(马仕超 记者 文晨)邻里之间的互助与友爱是乡村社会最宝贵的财富,然而,当意外发生,原本和谐的关系可能会面临严峻考验。近日,汉中市宁强县人民法院成功调解了一起同村提供劳务者受害责任纠纷案件,不仅依法维护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更通过温情调解修复了受损的邻里关系,为构建和谐乡村注入了司法温度。
被告雇佣原告从事搬运工作,不料在劳动过程中原告意外受伤,经诊断为左手九级、右手十级伤残。这起事故不仅给原告带来了身体上的痛苦,也让双方家庭陷入了矛盾与隔阂。案件诉至广坪法庭后,承办法官深知,若简单一判了之,虽能解决法律问题,却难以化解双方心结,甚至可能让两个家庭从此形同陌路。因此,广坪法庭始终坚持“调解优先、调判结合”的工作原则,将修复邻里关系作为调解工作的重中之重。
调解过程中,法官以“如我在诉”的为民情怀,耐心倾听双方诉求,细致梳理矛盾焦点。一方面,向被告释明作为雇主应承担的法律责任,引导其换位思考,体谅原告因伤致残的困境;另一方面,安抚原告情绪,劝导其理解被告的经济压力和并非故意致害的初衷。法官还巧妙借助村委干部和乡邻的力量,通过“背对背”沟通与“面对面”协商相结合的方式,逐步缩小双方分歧。经过多轮情理交融的调解,双方当事人终于放下成见,就赔偿金额和履行方式达成一致,并当场握手言和。更令人欣慰的是,被告主动帮助原告解决后续康复问题,两家关系逐渐回暖,昔日的邻里情谊得以重续。
本案的圆满化解,是广坪法庭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的生动写照。司法不仅是维护公平正义的利器,更是修复社会关系的桥梁。通过将调解贯穿诉讼全过程,我们不仅实现了“案结事了”,更达成了“人和”的目标,让当事人在感受到法律威严的同时,也体会到了司法的温情与关怀。这起案件的成功调解,不仅为当事人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福祉,也为辖区营造了“以和为贵、邻里互助”的良好风尚,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和谐稳定的司法动能。
在今后的工作中,广坪法庭将继续秉持“司法为民、公正司法”的宗旨,深化诉源治理,创新调解机制,用更有温度、更有力量的司法服务,守护好每一份邻里情谊,为构建和谐乡村、平安社会贡献更大的法治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