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重点新闻网站  三秦都市报官网

聚焦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秦岭区域2228家农家乐(民宿)全面规范日常管理

聚焦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秦岭区域2228家农家乐(民宿)全面规范日常管理

2025-11-27 20:38:24
分享到:

三秦都市报-秦闻讯(记者 赵明)11月26日,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听取省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关于检查《陕西省秦岭生态环境保护条例》实施情况的报告。

报告指出,我省各级各部门全面有效贯彻实施条例,秦岭陕西段生态环境质量指数达到一类标准,生态环境质量优良等级面积保持在99%以上。

法定职责落实方面,成立省推进黄河流域、秦岭和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生态保护领导小组,召开全省秦岭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推进会,印发关于加强秦岭区域生态环境保护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启动秦岭保护总体规划修编,划定秦岭区域生态保护红线3994.2万亩、永久基本农田316.29万亩、城镇开发边界57.7万亩,秦岭6市39个县(市、区)完成国土空间规划编制。

依法保护效果显著,主要河流优良水体占比超过九成,汉丹江干流出省断面水质稳定保持Ⅱ类。累计完成历史遗留矿山恢复治理面积1.1万亩,白河硫铁矿治理主体任务全面完成、“磺水”河段缩短至15公里。大力推进尾矿库治理,数量同比下降11.7%。秦岭区域2228家农家乐(民宿)全面规范日常管理。朱鹮保护经验广泛推广,羚牛、金丝猴种群数量稳定在5000头(只)以上,红豆杉、独叶草、秦岭石蝴蝶等一批珍稀濒危野生植物得到有效保护。周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加入“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秦岭样本”登上全球舞台。

体制机制不断健全,动态排查、常态化监管机制不断完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力不断提升。“智慧秦岭”监管平台建设持续加强。积极开展宣传教育、鼓励公众参与保护,群众自发组织秦岭山区灭火受到应急管理部肯定。

针对资源保护存在短板、违规穿越探险禁而不决、绿色发展动能不足等问题,报告建议,要扎实推动问题整改,提升保护修复水平,依法整治违规穿越行为,统筹高质量发展与高水平保护,拓展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路径,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相统一。

(编辑:薛诗彤)

(责编:荆学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