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秦都市报官网

她们冲锋在防控一线 守护着百姓健康

———陕西送变电公司医务人员服务社区疫情防控侧记

她们冲锋在防控一线 守护着百姓健康

———陕西送变电公司医务人员服务社区疫情防控侧记

三秦都市报-三秦网 2022-01-05 21:39:54
分享到:

三秦都市报-三秦网讯(高浪舟 记者 冯红林)1月4日,西安疫情防控阻击战依然焦灼,骤然降温的天气让赵晓华、张欢猝不及防。知道要穿着防护服在几个小时内走几万步,所以俩人本就穿的不太厚实,哪料到气温骤降的同时,又得在寒风中“罚站”2小时。

防护服下是“木兰”,赵晓华、张欢、刘洁、翁开莹她们4个,是陕西送变电工程有限公司医疗门诊部医务人员。当前,她们正在按照莲湖区卫健局的部署,代表陕送公司参与周边社区居家隔离人员的上门采样。

2021年末,随着每日确诊病例数的不断攀升,居家隔离人数不断增加,莲湖区卫健局重新调整核酸采样工作安排,要求红庙坡地区基层医疗机构接手居家隔离人员的上门采样。陕送公司医疗门诊部即在其中。

“作为陕送公司的医疗保障部门,我们不仅承担企业责任,还有社会责任。”门诊部主管郭敏红明确表态,“我们在做好企业疫情防控工作的前提下,将不遗余力践行央企担当,履行社会疫情防控责任。”

居家隔离人员均为B类密切接触、C类和C类密切接触者,上门采样就是近距离接触风险人群,每个人心里应该或多或少都会有所顾忌。

“算我一个!”“我也一个!”动员的呼声刚发出,报名的声音就此起彼伏。

“我们穿着白大褂,防疫需要我们,我们就应该冲在前面。”

“这是我们白大褂的使命和责任。”

“做好自身防护,我们保证圆满完成任务。”

她们没有豪言壮语,只有朴实的话语。2021年12月27日,由刘洁、关冬开启了第一班上门核酸采样工作。赵晓华、张欢、翁开莹随后排班跟上。

按照莲湖区统一安排,上门采样是从大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拿着采样名单和试管,穿全套的防护服,按照名单到各个社区隔离人员家门口进行采样。远点的地方有车送,近点的地方全靠两条腿。2021年12月30日,短短4个小时内,刘洁、翁开莹俩人的走步记录竟然超过两万五千步——“这才叫健步走!”俩人相互调侃道。

话音刚落,2022年元旦就给了俩人更大的“惊喜”。那天最后一户的采样地点是天鹅湾小区某栋27楼。俩人进了楼洞一看,电梯坏了!而且不知什么时候才能修好。“惊不惊喜?意不意外?”俩人这可急坏了,这咋办?

“你俩爬楼梯上去的?27层?穿着防护服?像个‘大白’?”事后听完俩人的描述,郭敏红发出了一连串惊叹。

是的,为了按时完成居家隔离人员的采样,刘洁、翁开莹楞是爬了27层楼梯完成了任务。正常人爬27层楼都是很辛苦的事。她俩穿着厚厚的防护服,戴着医用N95口罩,套着医用鞋套,爬上爬下27层楼,像动画片里可爱的“大白”,像两只大熊猫,笨手笨脚,喘着粗气……虽然她俩说的很开心,郭敏红听着心却被揪得疼。

1月4日,赵晓华、张欢当班,按照经验,俩人知道要“健步走”,防护服里面就没敢穿太厚实。气温骤降倒不太意外,意外的是或许因为小区网络信号不稳定,核酸检测平台怎么也无法登陆。俩人原地反复折腾了近两个小时也没效果。“惊不惊喜?意不意外?”俩人防护服里的是“健步走”的轻装,现在却是寒风里的“罚站”!即使手脚冻的冰凉,也不能随便进入任何一户家中取暖。郭敏红得知,心再次被揪疼,赶紧联系社区处理方案。最终俩人用冻僵的手记录下信息,圆满完成了采样……

翁开莹、赵晓华俩人的孩子今年高二,刘洁孩子今年高三,张欢孩子不到一岁。

她们从未摆过困难,找过借口,从未说过苦,和累。

她们是陕西送变电公司的普通一员,是基层医疗的普通一员。疫情面前,大义面前,她们巾帼不让须眉,用柔弱的身躯、乐观的心态、无私的精神,诠释着职业的使命和责任,像“大白”一样,冲锋在疫情防控一线,守护着百姓的健康与平安。

(编辑:冯红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