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秦都市报—三秦网讯(记者 薛凯)最近这三年,陕西的IPO表现相当亮眼,2019年上市5家,2020年是7家,2021年又是7家,今年到目前为止已经上市3家。事实上,本土企业厚积薄发,上市数量突然倍增,其背后的一个重要推手就是大批创投机构的早期投资。曾创下“年度IPO案例5中3”的西高投,在过往3年中,A轮的早期投资占比已达到50%。
A轮“投早”占比50%
据统计,西高投,全称为西安高新技术产业风险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从2019年起至今累计参与24个投资项目,A轮投资比例超50%。2021年年底上市的炬光科技(688167)投资颇具代表性,主要通过两支力量,一是西高投担任GP的陕西集成电路基金,其在2018年2月,也就是炬光科技正处于终止挂牌新三板后第二次股份转让期,陕西集成电路基金首次持有375.62万股占比6.12%,位列股东第6名。后经公司不断融资,IPO前持股比例为5.57%。二是更早些时候,即2015年6月炬光科技完成股改之后,西高投首次持股166.94万股,比例为4.17%,位列股东第10名,后因公司加快融资,IPO前持股比例为2.47%。到炬光科技2021年底登陆科创板,西高投已经“陪伴”长达6年,目前合计持股数量一度名列第3大股东。聚泰科技成立于2014年的,属于环保资源循环利用+新能源电池行业。通过将尾矿废渣、废催化剂、废旧电池等废弃资源循环再造,提炼出钴、镍、钒、钼等多种稀缺资源,应用于新能源电池、航天、军工等领域。西高投则是将聚泰科技“扶上战马的人”。后者在2021年中旬A轮融资超3亿元,由前者领投,国中创投、长安汇通、开源证券、中兴众创等跟投。“我们最初接触是在2020年,尽管聚泰科技成长很快,但和本土的大多数制造型企业一样,对资本市场缺乏系统认知。然后在创投机构的全方位支持下,聚泰科技2021年的业绩翻了4倍。”除了炬光科技和聚泰科技,西高投在A轮“投早”的还有博瑞集信、吉利电子、中科立德和华天慧创等超10家公司。
进入“早期”新常态
西高投已经进入了“早期”新常态。首先是“赚钱效应”,尽管风险同样存在,但“提前卡位”有可能获得更多收益。如西高投2020年进场博瑞集信整体估值约为3亿元,目前已达13亿元。实际上国内头部机构也在向“投早”靠拢,如红杉中国正在密集加大早期项目的权重,除天使和种子轮被投企业占比达36%之外,A轮投资则超过40%。其次是“气质偏好”,西高投总经理张凯表示,作为高新金控的重要组成部分,西高投必然会选择与高新区主导产业相贴近的投资方向,那就是“硬科技示范区”,以长期投资和价值投资为驱动,用国企担当去支持早期项目,“这是我们更具耐心的关键”。接下来是“市场倒逼”,越来越多的国内头部或明星资本“抢滩”西安市场,这对西高投等一众本土创投带来压力。
“目前各路资本都在向上游延伸,包括国内头部明星资本也过来抢夺,已经对于企业的估值定价有所影响”,西高投相关人士表示,“因此当我们锁定投资标的之后,会倾向于早期进场,这样既巩固投资收益,也可以帮助企业理性开展资本筹划。”最后是“政策机遇”,秦创原已满一周年,省金融局等单位在《关于金融支持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的若干措施》中提到,支持各地政府出台扶持天使投资、创业投资的奖励政策,鼓励投早、投小、投科技、投创新。同时,环境也在变化,2020年陕西省创新型企业数量大幅增长,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数量达到8069家,入库企业数量和增幅均创历史新高;高新技术企业数量突破6100家,同比增长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