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秦都市报官网

抗疫一线显担当

——丹凤县丹江新村疫情封控区临时党支部防疫纪实

抗疫一线显担当

——丹凤县丹江新村疫情封控区临时党支部防疫纪实

2022-04-18 12:21:49
分享到:

       三秦都市报—三秦网讯(通讯员 王海明 刘妍)2022年4月7日下午,对丹凤县龙驹街办丹江新村121户居民来讲,是一个没齿难忘的时间节点---一场突如其来的外省外溢疫情使丹凤县城按下了“暂停键”,丹江新村被紧急划定为疫情封控区。晚上7点钟,太阳已经下山,在警戒线后的新村入口处,已经支棱起桌子开始核酸检测。
       烦躁的居民都耷拉着头排着长长的队伍焦躁的等待检测,旁边的喇叭声里循环播放着“大家戴好口罩,保持一米线距离,依次往前,先扫码、后采样,检测做完后各回各家,不准出门”。一些居民开始嘀咕:“家里什么菜都没有了,这一封控明天吃饭都是问题。”“我的降压药吃完了,明天该咋办?”……怨气起、怨声出,人心恐慌、人人自危,说不出的沉重氛围充斥着小区的各个角落,每个人都被这突如其来的封控搞的回不来神。
       社区党支部书记田炜操着沙哑的声音一边现场指挥、一边安抚居民,关键时刻看担当,封控区内的11名党员不约而同的自觉担负起维护秩序、稳定情绪职责,自觉奔赴疫情防控第一线,向决战疫情防控发起冲锋。

       迅速集结,疫情一线彰本色
       疫情防控没有“局外人”,防控责任没有“隔离区”。4月7日晚,在协助社区干部完成封控区居民核酸检测后,封控区内的县文旅局干部张军、县人社局干部贾喜凹等11名县直单位党员居民主动电话联系,建立党员志愿者微信群,商议封控区疫情防控事宜。
       “关键时刻要豁得出!面对疫情,我们党员干部要团结一心、迎难而上、担当作为,发挥好旗帜和表率作用,助力丹江社区打好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小区区民、县检察院政治部主任李晓疆在微信群内发出号召。为协助社区支部抓好抗疫工作,帮忙不添乱,经请示协商,11名党员迅速推选出以县检察院政治部主任李晓疆任书记、社区老党员宋晓红任副书记、纪委干部王海明、刘妍、县文旅局干部张军为支部委员的丹江新村疫情防控临时党支部。经过沟通,临时党支部针对疫情防控,确定以配合社区疫情防控工作为主责,列出稳控秩序、动员群众、宣传政策、思想疏导、答疑解惑、协调服务等六项职责。
       支部内部迅速进行分工,按照党员居住区域将社区21个巷子划分为四个片区,责任至11名党员。哪里有困难,哪里就有战斗堡垒,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党员的身影。为了摸清封控区内人员信息,做好精准服务,4月7日晚,党支部11名成员随同主动报名参与志愿服务的5名志愿者按照编排片区,配合社区干部连夜穿上“大白”防护服开展入户宣传政策、登记人员信息、建立疫情防控微信群、统计居民菜蔬需求,对于年龄较大的居民,志愿者帮忙进行手机二维码注册。
       经过3个多小时的忙碌工作,终于摸清封控区能121户418名居住人员信息,建立了迅速便捷的微信联系平台,为防控服务工作打下坚实基础。为及时解决封控区内居民生活物品保障问题,临时党支部迅速通过社区保障组联系超市,按照各户所需菜蔬,做好配送工作,每天上午及时将各户所需物品送至居民家中,做到了急群众所急,稳定了民心,确保418名居民安心宅家。
       精心服务,为民解困添暖色
        “本片区共居民共有400多人,设置警戒围墙16处,我们每天6点起床,入户引导医务人员进行核酸检测采样,顺利采完也要到12点多,之后还要对重点区域消杀、运送处理生活垃圾、夜晚巡查、卡口值勤等工作,大家各司其职、齐心协力。为做好贴心服务,我们还创新了‘电喇叭’宣传模式,巡巷劝导村民不出门、不聚集,封控区内的居民都很配合,他们的认可就是我们工作的动力……”
       面对上级领导检查询问,临时党支部委员张军由衷的说。“临时党支部是党员主心骨,使志愿服务有了方向和目标,能更好的体现自身在抗疫工作中的价值,请大家团结一心加油干,在决战防疫中展现自我”。
       承担信息统计工作的县城管局党员徐正军也在临时党支部群发出感慨。“张大爷,您好,您有需要什么生活用品需要采购吗?您的常备药还有吗?如果您有困难可以直接拨打这个电话……”说话的是志愿者陈颖,她边拿着喇叭说着,边把电话号码条塞进了张大爷家的门缝里。这样的情景,每天会重复上演很多遍。陈颖是县医院一名护士,心细热情,自封控以来她就把小区里居住的60岁以上未和子女共同生活的老人全部摸了底,登记在她的小本本里,把他们每日的所需所求全部整理一一落实。村里有户居民陈阿姨,她腿脚不便,陈颖每天都穿上大白,领着检测人员去她家里检测,每次去都嘘寒问暖,几天下来已经成了陈阿姨的贴心人。她就是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告诉大家,她不光是一名护士,一名党员,更是一名战士。通过党员包巷联户,每名党员志愿者联系一条巷子的居家隔离居民,每天电话微信随访询问,联系所需,保障隔离期间的生活物资需求,真正做到“隔离不隔心,隔疫不隔情”,确保了封控区内秩序井然。
        敢于担当,用心守护显底色
        疫情不退我不退!“您好,我们的生活垃圾要多方位消毒,请您把袋子打包好,不要造成二次外风险”,“粱叔,您戴好口罩,快快回家,不要在家门口逗留。”“老陈,不要到巷子口转了,现在是居家隔离期间,为了您和他人的健康赶快回家,难道您想去集中隔离点吗”……4月11日以来,党员宋晓红在巡逻时点名高喊着,她已经是一名60多岁的老党员了,常年劳累引发关节疼痛复发,身体极为不适,但她白天仍穿上厚重的防护服忍着疼痛,汗流浃背,忘我工作,她的足迹遍布村里的巷巷道道,常常忙到晚上,忘了家里还需要照料的孙女。她说“共产党员就是要讲奉献、敢担当,越是艰险越向前,要将党旗插在抗疫的第一线”。
       66岁的老党员付炳文因身体原因,无法参与具体事务,深感遗憾,主动捐款200元资助抗疫工作;58岁的县公安局干警赵利民被封控后主动参与小区卡点执勤,每天坚持在小区内不定期巡查;公安干警徐晔每天天不亮就背起消杀喷雾器对新区的条条巷巷开始地毯式的消毒;入党积极分子董凡把才2岁的孩子交给亲人,“疫”不容辞,冲在前、干在先舍小家为大家……
       临时党支部里像他们一样不辞辛苦、连轴转的党员不在少数。他们通过不同方式践初心、担使命,发扬不畏艰险、连续作战的作风,全力投入到疫情防控的工作中,用实际行动向疫情宣战,在最美的四月天里共同勾勒出了封控区内最有温度、最有力量的画面。
       据统计,自丹江新村防控以来,临时党支部每天组织居民开展核酸检测一次,至4月14日以来已完成7轮,累计制止违规人员90人次,开展垃圾运送活动6次。他们当中多数是机关工作人员,但面对来势汹汹的疫情时,他们离岗不离职,勇敢的冲锋在疫情防控第一线,用大爱筑起一道坚不可摧的防疫城墙,用实际行动诠释了责任和担当,展示出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让党徽在封控区的21条小巷闪闪发光,使党旗在封控区内熠熠生辉。
  

(编辑:张宸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