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秦都市报-三秦网讯(通讯员 王小侠)她是一个老顽童,今年八十一岁,穿着很时髦,说话幽默风趣,精神抖擞,一口气爬上六楼都不会气喘吁吁。她每天都是乐呵呵的,只听见她在笑,从来看不到她脸有愁容。她其实是一个不一般的人,一个打落了门牙往肚里咽的乐观向上的人。她就是我的忘年交—邢妈妈。
认识邢妈妈缘于我的婆婆,她是婆婆的好姐妹,她们像闺蜜一样风风雨雨走过几十年。有一次,邢妈妈到我家来,一下就喜欢上了我开朗的性格,她说我是个好孩子,是个爱学习追求上进的好青年,得知我是党员,告诫我一定要做一名热爱党的优秀党员。
说起党员这两个字,老人的眼眶突然有点湿润。事情的原委是这样的,由于当时的社会环境,遗失了老人家的入党资料,导致一个在1965年已经成为预备党员的人,一生却游走在党外,今年以来,她与时俱进,每当电视上网络上有关党史学习教育的消息,她都会看,可老人对如今还游走在党外的那种惋惜和失落,每每让人看着动容,犹如孩子失去了妈妈般失落,她一生的心愿就是能够再次投入我们伟大的党的怀抱,
邢妈妈如今已经是耄耋老人了,家里四世同堂,衣食无忧,孩子们都很孝顺,唯一的心愿就是找回失去的组织关系,恢复她的党员身份。邢妈妈一直在不遗余力地奔走着,不但找到了基层党组织,还找到了上级部门,可是苦于没有资料,就连介绍她入党的人现在都早已不在人世了,当时和她一起参加党组织学习的人,也都像飘零的树叶一样消失得无影无踪了,就这样邢妈妈的组织问题迟迟没有着落,成了她老人家的一个心结甚至心病。她不无调侃地说:“不知道啥时候就“over”了,我过去以什么身份过组织生活呢?”说着,老人打开了他保存了几十年的一文件柜子的日记,一张张发黄的日记,一行行清秀的字迹,记录着老人家从高中毕业到当民办教师,再到赤脚医生,还有后来75岁高龄还是新华保险有限公司的业务标兵,参加了清华大学理财规划师的函授学习,并成功结业。邢妈妈一步一个脚印,为党劳动为党工作的点点滴滴,日记中都有记载,甚至有当时每次参加团组织活动,党组织学习的感受和学习笔记。老人流着热泪对我说:“自从我1965年成为预备党员之日起,就立争要做焦裕禄式的好党员,看了《欧阳海之歌》,当时激情澎湃,一夜无眠,立志要做一个欧阳海式的好青年。
望着眼前跨过两个世纪的慈祥老人,我不禁感慨万千。她老人家已经到了风烛残年,如今看什么都是云淡风轻,就是一说起我们彼此都热爱的党就会激情澎湃。我问:“邢妈妈,假如您的组织问题解决了,组织上让您补交从1965年开始到现在的党费,钱不算少呢!您怎么办呢?”她毫不犹豫地回答“交!一定交!必须交!该补多少补多少,多少钱我也在所不惜!”我听到这一席话,真的好感动!
夕阳的余晖洒在邢妈妈的脸上和身上,她是那样美,那样慈祥,她银灰色的头发,在阳光的照射下泛着亮光,显得老人家的气质更优雅,她的身材还是那样苗条挺拔,穿着依然是那么时髦,可以想象出她老人家年轻时候的风采,可是谁又能知道她曾经饱受的沧桑和磨难,我真的不敢相信,她曾经遭遇过不到三年家里就走了三个亲人的沉重打击,可是老人都以非凡的毅力挺过来了,没有被打垮,如今八十高龄,依然耳聪目明,精神焕发。她说“我就是靠着一个热爱党的信念活着,因为我是党的女儿,过去那些共产党人受过多少敌人的严刑拷打都挺过来了,才换来了我们的新中国,我这点挫折,这点家事不算什么,我要替我的亲人们活着,我还要为党工作,有多少热发多少光,那怕只有萤火虫一样的一点微弱的光,我都要照亮夜行人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