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秦都市报—三秦网讯(通讯员 常琪)今年以来,陕钢集团汉钢公司轧钢厂党委:“号召每一位职工,立足岗位,积极思考,主动行动”,以“解剖麻雀”的精神,从细节入手,从小处改善,消除生产过程当中的各种难题,提升设备运行稳定性,进一步推进精益管理工作,在车间班组营造出人人想改善,人人能改善,人人争改善的浓厚氛围。开展小计小改,解决设备瓶颈问题降低设备故障,提高生产效率,通过小计小改,解决“瓶颈”问题。
高线加热炉区域液压站、汽化循环泵共有10台电机运行近6年来,运用直接启动方式运行,启动时电流过大,频繁造成抽屉柜插件损坏,导致供电母排“放炮”,变压器跳闸,造成长时间的停炉保温,给高线生产带来很大影响。为了杜绝高线加热炉区域液压站、汽化循环泵启动时电流过大对设备的损坏和生产中断带来的影响,设备科组织技术人员通过成立技术攻关小组,与高线维修人员一起现场勘查对高线加热炉区域液压站、汽化循环泵配电柜进行技术改造,设备科电气管理人员起草技术方案,对电机进行改造。通过安装软启动器对集电机软起动、软停车、轻载节能和多种保护功能于一体的新颖电机控制装置,采用三相反并联晶闸管作为调压器,将其接入电源和电动机定子之间。
实现平滑启动,降低启动电流,避免启动过流跳闸。先后对1号高线加热炉液压主泵3台90KW电机、汽化循环泵2台90KW电机、2号高线加热炉液压主泵3台90KW电机、汽化循环泵2台75KW电机进行改造,用铜芯电缆连接新配电柜与原抽屉。改造完成后,目前已运行一个多月,在确保高线加热炉区域设备安全运行及生产顺行。降低启动电流对电机损坏及减少抽屉柜插件损耗。通过这次改造,彻底解决了解决过流分闸“放炮痛”,标志着技术改造迈入自主维修时代,仅此一项就节省备件消耗费用26.6余万元,减少了生产误机,同时也使员工充分认识到技术改造必要性,提高了员工技术改造的热情,增强了员工的凝聚力。
超前计划,聚焦成本控油耗轧钢厂对高线车间、棒线车间油气润滑进行改造,在满足正常设备润滑需求的同时,又能降低油品消耗、提升产量。为此,轧钢厂深入研究学习,对1#高线分钢辊道油气润滑、2#高线粗中轧油气润滑进行了整体改造。改造的油气润滑系统由独立主站、分站组成,改造时运用中间连接管道,添加PLC电子控制,安装西门子监控装置对油气分配器进行智能管理,对626个润滑点进行电子控制及监控。
此外,轧钢厂还组织操作、维护人员对改造的油气润滑系统工作原理、结构组成、功能、操作规程、维护知识及常见故障处理方法、控制参数调节等进行了系统培训学习。改造后,阻止水、氧化铁皮、粉尘等污染物进入轴承,油气混合物能有效穿透轴承,处于高速旋转状态产生的离心力形成空气涡流,大大提高了油气润滑效率,解决了油气润滑故障多、油品消耗大等问题,促使产量得以进一步提高。
近日,为更好的推进油站专项管理工作,改善液压油站现场环境,提升现场管理水平,轧钢厂细化标准打造标准油站管理,制定实施方案,明确实施要求、验收标准,跟踪推进进度,确保每一个油站都落实到人。明确要求,对油箱液位、油压、气压、泄漏点以及各非常情形进行交接班,若油箱液位处于低位时,交班组必须给油箱加注新油,检查系统操作牌是否到位,油箱内油量及油液颜色是否正常,系统油温是否正常,是否达到启动温度及加热器等等。转变观念,总结再优化运行几年以来,水系统方面的问题主要有车间的净水循环系统使用的机械通风逆流式冷却塔,存在维护保养难度大,冷却效果有待提高,导致使用净水循环系统供水的空调系统只能使用清水进行冷却用水,造成资源浪费;车间喷雾系统使用的浊水供水系统水泵供水能力不足,供水量无法满足喷雾系统工作要求;清水系统缺乏整体性规划,加重设备老化的维护工作量,导致水质较差。为了水系统问题的优化要建立在提高设备集中性和低能耗的基础上,并结合近几年故障案例,设备管理技术人员对问题点处理方案进行总结固化,总结出处理方案,净水系统、浊水系统、清水系统修复方案。标准建立后,利用检修机会,设备管理技术人员带领运行车间维修人员到现场进行全面检查,将问题一一落实整改。班组人员在净水系统优化重点放在冷却塔系统冷却和净化能力上,切实做好冷却塔的更新改造工作。重新设计制作冷却塔风机支架,增大冷却风机能力,及时对冷却塔内部变形损坏的填料进行更换,并及时清理系统,有效控制并改善净水循环系统的水温和水质。
针对浊水系统,加强系统合并优化,及时拆除落后的水泵,新增水泵 1200m3/h立式泵2台(250 kW)供生产使用,设800 m3/h自吸泵2台(160kW)供车间喷雾系统、穿水系统及精轧机使用,通过集中改造加上废旧立新的措施,新建配套供配电及电控室与净水泵房配电室互补,保障浊水系统安全稳定运行,为了进一步巩固水系统安全稳定运行, 轧钢厂设备科针对现场症结,现场调查,集中讨论,对提出的问题追根溯源,将简单问题快速改善,复杂问题通过瓶颈问题进行攻关,不仅解决了实际问题,还收获了指标提升带来的红利,让大家切实尝到改善甜头,职工的改善热情和和积极性逐步提高,人员参与得到明显提升。
轧钢厂全体人员通过不断学习精益、思考、践行,最大限度的发挥了每个人的能力和价值,持续不断的改善创新,必将实现全面提升,实现安全、稳定、高效、低耗的生产目标,为公司高速、高质量发展做出最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