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秦都市报—三秦网讯(记者 陶颖 余慧敏 实习生 王胤袭)开开心心回家过年,却不想,一觉睡醒,失去双亲,自那以后,他与外婆相依为命,两口之家过得有多难,只有他们自己知道。“她养我小,我养她老。”汪文韬努力学习的全部动力,是一年年老去的外婆。
今年高考,他取得了优异的成绩,7月31日,收到了录取通知书,面对即将到来的大学生活,他有学费、生活费不知从何而来的迷茫,也有对自己走后,外婆独自生活的不放心。
一夜之间 父母离他而去
汪文韬的家,在陕西省汉中市南郑区的一个乡镇,小时候,父母在外打工,一直将他带在身边,如今,回忆起一家三口在一起的时光,他已想不起太多,只记得,虽然生活并不富裕,但日子是温馨的、幸福的。
不幸来得猝不及防,他读六年级的那年寒假,一家三口开开心心回家过年,回去的当晚,父母睡在屋内,觉得沙发舒服,他闹着要在沙发上睡,父母说不动,便由他去了。“第二天,我是被叫醒的,迷迷糊糊间,我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只觉得家里怎么那么多人,闹哄哄的,没几分钟,我得知父母一氧化碳中毒,已回天乏力。”汪文韬说,他当时整个人都是懵的。“很多人家都烧煤取暖,虽然知道不安全,但怎么也没有想到,父母会因此失去生命。”
父母离开后近半年时间,汪文韬似乎一直都未回过神,他不知道自己要做什么,不知道以后的日子该怎么办。“是外婆给了我力量。”他说,自父母走后,一直是外婆在照顾自己,外婆年纪本就大了,还在为他做这做那,他于心不忍,觉得自己不能再消沉下去。
刀子嘴豆腐心的外婆很少说好听的话,但汪文韬知道,外婆是希望他好。“在家里,只要看到我没学习,她就会说我,但我从来不往心里去,我明白,我没有任何指靠,外婆是希望我通过读书,为自己谋得一个好的未来。”
“娃在家时,大多时候也都在刻苦学习,我年纪大了,也干不了太多,娃眼里有活,看到有啥需要做的了,不吭声就去干了,我们俩生活在一起,虽有不易,但彼此是个伴,时间久了,更成了心底最深的牵挂。”汪文韬的外婆刘阿姨说。
深知读书是唯一出路 他努力拼搏
汪文韬和外婆没有别的生活来源,日常花销全靠外婆微薄的退休金和父母离世后发放的孤儿补助。“花钱我们是能省则省,不必要的花销一律杜绝。”他说,虽然生活不易,但和外婆在一起的日子,温暖了他,他的内心不再孤寂,逐渐被爱填满。
在学校,他集中全部精力学习,课堂上,他紧抓每一个知识点,课后,他利用一切时间做习题、查漏补缺,没有钱补课,没有弄明白的知识点,他就问同学、问老师,一天天提升自己。时光不会辜负努力的人,他的成绩一直没有掉过队。“我身上背负的不仅仅是我一个人的希望,还有已故的双亲,年迈的外婆。我深知读书是我唯一的出路,便只有努力拼搏,如今取得的高考成绩,也算是为过去的努力交上了满意的答卷。”汪文韬说。
一路走来,除了外婆,汪文韬内心感激的,还有得知家庭情况,为他争取助学金的老师,陪伴他共同成长的同学,送来慰问金的居委会工作人员。“等以后我有能力了,也一定会尽己所能去温暖他人。”
高考537分,汪文韬志愿填报了合肥工业大学。7月28日,记者联系到他时,他正在医院病房内等待手术。“一直以来,我的腿被挤压了或走路久了就会疼,之前也没怎么在意,高考完想着弄明白是怎么回事,就到医院进行检查,做可磁共振后发现有血管瘤,良性,需要手术治疗,外婆年纪大了,小姨在医院陪着我。”说话间,他并无对手术的害怕,只是说,这下,又要花家里不少钱,而家里,并没有钱。7月31日,刚刚出院的他,收到了合肥工业大学的录取通知书,看着录取通知书,他和外婆满心激动,也满怀对未来生活的期待。
目前,阿里公益天天正能量联合三秦都市报、三秦网、秦闻客户端、公益记者融媒体矩阵正在开展2022届“正能量励志学子追梦计划”,寻找刚刚考上大学的励志学子,每人颁发10000元奖学金,助力他们更好地学习和生活。记者联系了汪文韬的推荐人张朝勇,他表示,“我是曾经教过他的一位老师,孩子年幼时遭逢家庭变故,虽一开始难以接受,但逐渐克服,学习很是刻苦,全凭自己努力取得如此成绩。孩子很不容易,也确实励志,特此推荐,希望可以助他圆梦。”
从满布荆棘的路上走过,他仍有一颗柔软的心。愿从此不再孤单,大步迈向那个新的世界,拥抱属于自己的阳光!阿里巴巴天天正能量联合三秦都市报·秦闻为汪文韬颁发正能量励志学子追梦奖学金一万元。
阿里巴巴天天正能量在颁奖词中写道:一觉醒来,无论如何呼唤,再得不到父母温暖的回应,再没有双亲为他遮风挡雨。外婆为他守住最后羽翼,任人间坎坷难行,祖孙俩相依为命。外婆的话催着他,追随那唯一的光。勤俭节约,埋首苦读,终于触到一丝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