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秦都市报-三秦网讯(记者 阮班慧)7月以来,我省各地中小学生迎来暑假。这是“双减”政策实施后首个暑假,没有了学科类培训班,离开了补习班,暑假孩子真的要“放羊”吗?“双减”之后,孩子在假期如何合理安排学习和生活?“双减”背景下,家长又将怎样安排孩子的假期?孩子假期怎么过?父母要上班,孩子谁来看?如何在不耽误孩子学习的情况下过一个有意义的暑假?……
带着这些疑问,记者深入大雁塔街道西安科技大学社区暑期托管班,该托管班的“七彩课堂”给记者最大的感受,就是这种‘母亲式’的陪伴,不仅解决了家长们的后顾之忧,还让孩子们释放了天性,学到了知识和技能,童年得到了回归,孩子们在这里度过了一段快乐而难忘的暑假时光。
剪出七彩童年
七彩课堂,剪出多彩童年。剪纸艺术是中国最普及的民间传统艺术,是一门经典的传统文化,剪纸艺术不仅可以培养孩子们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概括能力、审美能力,还可以陶冶孩子们的情操,培养孩子们对民间传统艺术的兴趣和了解。
8月11日上午,在大雁塔街道西安科技大学社区暑期托管班的剪纸课堂上,非遗西安剪纸项目传承人肖瑛老师给孩子们上了一堂精彩的传统剪纸课,她先给同学们讲解了剪纸艺术的历史和发展,普及了剪纸艺术的理论知识,然后拿起剪刀,现场给孩子们示范最基础的剪纸技法,并指导同学们完成了自己心仪的剪纸作品,这让同学们在剪纸实践中体会到了剪纸艺术的魅力。
“剪纸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今天我们邀请肖瑛老师来给孩子们传授剪纸艺术,就是要将剪纸内容融入课堂,希望孩子们了我们的传统文化,由此培养他们对传统文化艺术的兴趣,增强孩子们的文化自信,并将剪纸艺术传承下去。”关莹说。
探索人体奥妙
奇妙的科学,神秘的人体,为了帮 孩子们打开一扇认知生物科学的大门,大雁塔街道西安科技大学社区暑期托管班专门为孩子们开设了生命安全课,8月12日下午,专业的老师带来了人体模型,给孩子们上了一堂生动有趣的“人体密码”课,让孩子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去探索人体的奥妙。
“我们的心脏在什么位置?我们身体的里有哪些器官?”“眼睛为什么能看见东西?……为了让孩子们更好地了解自己的身体,保护自己的身体,认识自己体内每一个器官的作用,从而对探索人体的奥妙产生兴趣,老师通过人体模型给孩子们展示了人体的内部构造,让孩子们了解到了心、肺、肝、胃、小肠、大肠等分别人体的位置,告诉了孩子们人体各个器官和系统的组成和功能。孩子们通过认真听讲,积极提问,与老师互动,拆解人体模型,初步了解人体的奥妙,学到了健康科普的知识,懂得了爱护身体器官的重要性,纷纷表示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持身体健康,让自己茁壮成长。
通过“人体密码”课的学习,孩子们了解人体基本结构,激发了学习生命科学的浓厚兴趣,进一步增强了孩子们珍爱生命的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