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秦都市报—三秦网讯(宁鲁泉 李琼酉 李雨倩)今年以来,陕煤韩城矿业王峰煤矿找准结合点,及时跟进学习成果转化,把“党建+科研”贯穿于科研创新全周期,不断激发党建工作的生机和活力,以高质量的党建引领矿井高质量发展。
谋篇布局,搭起科研攻关平台
聚焦主责主业,紧紧围绕“党建引领,创新驱动”,开展“党建搭平台科研助发展”活动,积极搭建创先争优、攻坚克难载体平台。坚持领导班子成员与科研带头人双向融入,组建科研项目专班,强化组织保障和技术支撑,提升科研攻关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围绕重点项目,在通风管理部、工程生产技术部等重点部门开展“科研攻关党旗红”品牌创建活动,高标准建设2个“党员科研攻关小组”,根据建设矿井特点,确立了“一超三治三提升灾害治理模式的探索和实践”及“岩巷快速掘进综合技术研究及应用”两个项目进行科研攻关,发挥典型辐射作用,研究解决“卡脖子”难题。
目前,通过引入不同的专业化服务团队,推行“技术+装备+工程”一体化的瓦斯灾害治理模式,有效提升了灾害治理能力。大力推进岩巷快速掘进攻关项目,随着首台TBM硬岩掘进机的顺利始发,进尺逐步提升。同时,与德国高科、太原煤科院开展技术对接,加快岩石硬度系数Ⅲ级以上的硬岩掘进机调研工作,确保第二台TBM掘进机提前投运。
发挥优势,打造青年科研人才梯队
在智慧矿山的建设中,为了带动青年人才学技术、搞创新、出成果,该矿充分发挥青年职工占比高的优势,以岗位需求为导向,构建青年人才培养新平台新模式,让青年技术人员挑大梁,充分激发他们的科研创新潜能与活力。
树立矿井是技术创新主体的工作思路,着力打造“三个课堂”,创新学习方式。通过“职工大课堂”,让工程技术人员走上讲台分享专业特长,邀请专家教授开展科研专题讲座、科研交流等,打造青年职工成长“自助模式”。用好新媒体课堂,搭建新理念、新技术交流平台,让思想激烈碰撞,让金点子“灵光一现”。设立现场教学课堂,以学习新技术新设备应用为目标,开展技术大练兵,现场研讨与实地教学,让人才队伍“拔节成长”。迄今开展了涉及8个专业,包涵15项内容的20多期培训,该矿百余名职工受益。同时,开展“争做最亮星——党员在行动”创先争优活动,制定科技管理、收入分配、职称晋升等一系列配套政策,建立健全奖励机制,激发青年职工的内生动力。
该矿总工程师曹新奇表示,为青年人才搭建成长的阶梯,着力加强科研人才队伍建设,积极培养自有技术管理人才,为王峰煤矿投产做好人员和技术储备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