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事关国运民生。如何“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牢牢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如何打造粮食海外仓,构建国内国际粮食进口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进一步保障我国粮食安全,这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大课题。西安爱菊以秦人精神和担当,践行着一个民族企业的责任和使命。
在2023年全球秦商大会召开之际,记者专访了爱菊集团党委副书记、副总经理刘东萌。
秦人精神闪耀海外
执着进取 创新突破
走出国门的中国粮油企业,能够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两国友好合作,多方长期互利共赢的,爱菊算是佼佼者。
锐意进取 推进中哈贸易友好合作
爱菊的成功发展,拼的是秦人的执着、进取精神。2015年,爱菊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倡议,走进哈萨克斯坦,与当地建立友好合作关系;2016年通过“长安号”回程班列拉回2000吨食用油;同年,克服了摄氏零下三四十度的严寒,仅用6个月时间,在哈萨克斯坦建成30万吨的油脂加工厂;2017年在哈萨克斯坦以“订单农业”方式与当地农场主合作150万亩原料种植;同年,新疆阿拉山口综合保税区爱菊农产品物流加工园区建成。新疆阿拉山口综合保税区爱菊农产品物流加工园区,“外”可直接连接爱菊集团北哈州农产品物流加工园区,“内”可直接连接全国各大城市,连接爱菊集团西安国际港务区农产品物流加工园区,该园区为爱菊集团构建“三位一体”枢纽体系的重要一环。
创新突破 构建有效海外粮仓
从一个面粉加工企业,发展成集种植、加工、生产、物流于一体的跨国全产业链粮油集团,爱菊拼的是,秦人勇于创新、敢于突破的精神。初入哈萨克斯坦,爱菊从贸易做起,为了确保时效和品质,爱菊创建了农产品物流加工园区;为了支持哈萨克斯坦当地农业发展,爱菊开创了“订单农业”合作模式;为了铸就“一带一路”粮食进出口陆路通道,爱菊布局中亚及周边国家,成功构建哈萨克斯坦北哈州、新疆阿拉山口与西安港务区“三位一体”枢纽体系,形成加工、仓储、物流“三位一体”流通大通道,让粮食“买得到、运得回”,建造有效海外粮仓,确保粮食安全。
爱菊集团北哈州农产品物流加工园区占地5000亩,主要有粮油生产收储与食品加工、牛羊养殖与牛羊肉加工、乡村旅游、产业技术服务、我国境外特色餐超综合体等五大板块。该园区为中哈贸易的重要物流枢纽和“一带一路”中欧货运班列的关键节点,“内”可辐射北哈州乃至周边数百公里其他州,“外”可连接西西伯利亚平原优质农产品产地,进口俄罗斯、乌克兰等周边国家优质小麦、油菜籽等原料。
爱菊在哈萨克斯坦,创造了很多“第一”,充分展现了秦商精神面貌,树立了秦人在“一带一路”的良好形象。
从“走出去”到“融进去”
诚信友善 互利共赢
爱菊的成功发展,靠的是秦商的诚信友善和互利共赢理念。
展诚信 变“走出去”为“融进去”
从“走出去”到“融进去”。爱菊人充分尊重当地的文化、风俗、信仰等,融入他们的生活,受到了当地人的欢迎。安排当地人就业,培养管理人才,并带他们来西安参观,了解中国的发展变化。爱菊还经常捐资助学,支持当地教育。在当地,爱菊不搞种植,而以“订单农业”模式与当地农场主签订收购协议,确保他们的利益,为他们提供技术支持。爱菊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哈萨克斯坦国立大学共建国际化人才培养实践基地、粮油产业科技创新基地,共建联合实验室,进行境外种子研发、田间管理和技术指导,共建人才培训中心,培养专业技术人才。
互利共赢 深化中哈贸易合作
“合作,一定是互利共赢的”,刘东萌表示。爱菊在海外建立基地,充分体现了利国、利民、利企的原则。对于我国来说,利于构建粮食多元化的格局,能有更多的粮源做补充,满足老百姓对更多好食物的追求。对于爱菊企业来说,知名度、产品质量和市场占有率都得到了提升,产业链上相关企业也都是受益者。对于老百姓来说,在家门口即可购买到更多的国际化好产品,且价格便宜了;对于哈萨克斯坦来说,他们人少地多粮食过剩,而我们进口粮食,增加他们创汇,促进贸易合作,支持当地农业发展。对当地人民来说,扩大就业,带动种植。
爱菊人秉承秦人的诚信友善大格局,把互利共赢落到了实处,赢得了尊重和支持。爱菊集团北哈州农产品物流加工园区被列为哈萨克斯坦农业示范园区,得到了哈国各级政府的高度关注与支持。2018年8月17日,哈萨克斯坦时任总统纳扎尔巴耶夫乘专机莅临爱菊北哈州园区视察,指出爱菊在哈项目是中哈产能与投资合作的典范。
打造海外“支点”
产业集群助力“一带一路”
刘东萌表示,下一步,爱菊集团将继续推行“政府+银行+企业+农场主+高校”的新型“订单农业”合作模式,计划推广原料种植达到1000万亩;在哈萨克斯坦、俄罗斯新建10至20个的兼具粮食收购物流职能的跨国粮库;2023年开始,在哈萨克斯坦北哈州、科斯塔奈州建设百万吨级的粮食和物资集结中心,使其成为海外的一个“支点”;在阿拉山口综合保税区农产品物流加工园区已建成年加工10万吨的面粉厂、10万吨的立筒仓、9000平方米周转仓库和日处理300吨饲料车间及仓容5万吨周转库的基础上,将新建5万吨小麦筒仓、6万吨油脂仓储罐,完成饲料加工配备周转仓库建设,未来仓储能力达到30万吨,实现年周转能力150万吨。经营品种方面,从基础粮油延伸到饲料、农副产品以及农机、种子等全产业链相关产品。
爱菊集团将充分发展农产品园区平台作用,形成产业集群,带动更多的行业、产业和企业走出去,不但要聚集陕西本土企业、中国的企业,还要聚集一些国外合作企业,在海外形成集聚效应,助力“一带一路”发展。 本报记者 唐明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