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咸新区泾河新城第二学校是泾河新城管委会与陕西师范大学附属中学联合创办的一所九年一贯制公办学校,于2020年9月开学。学校位于泾河新城秦龙大道,占地面积为81亩,总建筑面积5.6万平方米,建设总投资约4.17亿元。办学规模为小学36个班,初中18个班。学校本学年共开设53个班,目前学生2567人。
学校倡导可持续发展理念,秉承“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和幸福生活奠基”的办学理念;坚守“崇文,尚德,明礼,笃志”的校训;发扬“向阳而生,向美而行”的校风;“严谨,务实,敬业,创新”的教风;“博学,好问,慎思,笃行”的学风。引领泾河教育发展,促进当地教育质量提升,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学校积极践行德育理念,举办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促进学生“五育”并举。开办三年来,学校在上级部门的领导和陕西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的支持下,办学成绩受到社会、家长、学生的广泛认可,已初步成长为老百姓家门口的好学校。
学校先后被评为陕西省思政课教学“三秦学生记者”社会实践活动示范学校;西安市思维型教学实验学校;西安市劳动教育实验学校;2021年西咸好青年集体;陕西省思政课教学实践创新校;第四批西安市中小学创客教育实践室建设优秀学校;全国校园大课间啦啦操推广实施单位;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实践教学基地;2020-2021学年教育质量综合评价先进单位;西咸新区“平安校园”;西咸新区2021年度中小学德育工作“先进集体”;西咸新区教育信息化创新应用示范学校;2021年度安全宣传教育先进基层单位;泾河新城2021年先进基层党组织;西咸新区“中小学家校共育示范基地”;西安市第四批市级“红领巾法学院”;西安市“智慧校园”;青少年人工智能科创教育试点学校;“西咸新区体育传统项目(田径)学校”;西咸新区“文明校园”;全国中小学大数据心理特色创新实验学校;第九届全国青年科普创新实验暨作品大赛(陕西赛区)荣获“优秀组织单位”。获得省市新区级各类荣誉多个:如西安市第十九届、二十届、二十一届青少年科普知识竞赛先进单位;书香校园奖;西咸新区第二届中小学课堂教学创新大赛“优秀组织奖”;西咸新区首届中小学“中华经典诵写讲”诗词大赛(初中组)优秀奖。
学校关注教师队伍建设,关注师德师风建设。借助师大附中名校的优质资源,通过丰富多样的教学教研活动、各类线上线下教研学习、青蓝工程分层化管理等途径,搭建教师成长的多样平台,打造青年教师成长共同体,促进师资梯队建设,强化教师专业成长。学校现有教师167人,均为全日制本科及以上学历,学校现有陕西省名师1人,省学科带头人2人,省级教学能手3人,市级教学能手12人,新区级教学能手10人。学校教师近三年完成结题或正在研究的省级课题有6项,市级课题有3项,新区级教科研课题有12项。近3年,教师获得新区级及以上的奖励、发表作品有228篇,占到教师数的100%。
接下来的三年,学校工作将围绕“将学校各项工作体系化”“将德育养成贯通化”“将教师培养课程化”三个方面展开。通过这些规划,学校将实现教育教学的全面发展,培养出更多具有优秀品质和创新能力的学生,为社会的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首先,将学校各项工作体系化是学校未来规划的重要方向之一。学校将建立科学完善的管理体系,明确各项工作的目标、任务和责任,实现各项工作的协同发展。管理体系将包括学校领导层、教师团队、行政人员等各个层面,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通过体系化管理能够更好地规划和调配资源,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环境和服务。
其次,将德育养成贯通化是学校未来规划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学校将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将德育工作贯穿于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中。通过开设校本德育课程,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培养学生的道德判断和行为准则。同时,学校还将加强学生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会关心他人、尊重他人,并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
最后,将教师培养课程化是学校未来规划的第三个方面。学校将为教师提供更多的培训和发展机会,通过制定课程化的培养计划,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学校将注重培养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鼓励教师参与教育研究和教学改革,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通过这样的课程化培养,培养出更多优秀的教师,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服务。(党运)